来源:北京晚报
99天、66天,从去年起,不同批次集中供地的项目便开始刷新着从成交到获批入市的时间。2月17日,由京能和龙湖联合打造的“京能龙湖熙上”项目,以从成交到亮相55天的速度再次刷新了纪录。至此,房企从获地到取证,已与北京商品房常规140天左右的审批耗时相比缩短了近90天。
刷新纪录
新盘取证仅55天
2021年,北京等城市开始实行集中供地政策。新政除了有利于促进开发商理性拿地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
不过,集中供地虽对“三稳”目标起到了有效作用,但如何避免或缩短从供地到供应之间的“真空期”,一度让开发商感到苦恼。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一个新楼盘从拍地、拿地到入市开盘销售,中间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但去年8月,首批集中供地中石景山衙门口地块从成交到入市仅用时99天,一举打破了这一固有的“思维定式”。
随后,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审批速度进一步加快,位于门头沟区的天曜家园项目从拿地到预售只耗时66天。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住建部官网获悉,于2021年12月24日获地的京能龙湖熙上(潮尚新苑)项目,已于2月17日正式获得销售许可证,共历时55天,创造了新的纪录。
签订出让合同、办理土地证、规划许可证、预售许可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这是以前开发商完全想象不到的。
“从成交到获批预售证,仅用了55天,这是一个突破我们想象的速度,过程中所有的计划都按照最极致的时间实现了。”提及这一超乎想象的审批速度,潮尚新苑项目的开发企业之一龙湖北京公司项目负责人异常感慨。
据他介绍,在深入了解企业项目的开展计划及实际需求后,为加速推进项目落地,朝阳区政府协调各部门联动审批,前置启动预审,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各项审批标准及要求,并对企业进行指导帮扶,提供专业服务。
“这种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优化审批程序构成的‘全程陪伴式’服务,不仅减少了企业跑腿的次数,释放了改革红利,更令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区域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上述项目负责人称,审批层面上的优化为企业快速回笼资金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增加企业底气的同时,也强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审批流程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企的良性发展;而得益于此,消费者能买到房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快了。
市场复苏
首轮集中供地成交达480亿
除了去年集中供地成交地块入市速度的大幅提升,开年北京土地市场也明显复苏。
2月16日,北京率先打响了本年度集中供地的“第一枪”。历时两日,18宗出让地块成交17宗,总成交金额超过480亿元,溢价率4.5%。
据悉,此次土地出让共吸引22家房企及联合体参与竞价,除旭辉控股外,均为国企、央企。
最终,绿城最终获得3宗,成交价98.4亿元。华润、中海拿地2宗,价格分别为79.94亿元和62.69亿元,保利+金地联合体则以59亿元拿地2宗,建发、中建智地、怀柔科学城等拿地各1宗。
“但从成交数据来看,房企的资金链依旧不宽松,除个别地块外,大部分出价谨慎。”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整体成交热度不及去年首轮,但相比于去年后两轮供地情况,还是可以看出市场较为明显地回温。
而对部分地块出现溢价的情况,该分析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京首批集中出让的地块质量较高。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也表示,从刚刚结束的第一批集中供地成交情况看,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优质地块也经历多轮竞拍后成交,充分显示了企业对市场持有的稳定信心。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审批流程的加快,今年首轮集中供地中开发商所获地块,有很大机会快速形成年内销售储备货值。
“当下,开发商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等问题,在‘三线四档’的规则下,新房能更快入市销售,可以让企业尽快回笼资金,促进销售业绩增涨,对其实现资金良性运转至关重要。”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企业除了看到销售节奏加快带来的积极影响,还需要时刻警惕陷入“高周转”模式中。“当多个项目集中入市时,开发商更需要考虑项目如何提升去化率,避免库存滞销。”文并摄/张鑫宇
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添加下方二维码,及时掌握一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