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霞
5月16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会议表决通过《大连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并通过关于推进实施《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决定。
其中,《规划》是大连面向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将成为今后大连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行动纲领,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规划》明确提出,到2049年将大连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
在城市综合能力方面,据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大连在169个城市中以82.1的绿色指数位列榜单第二十三位。
工业经济持续发力
2018年,大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大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68.5亿元,同比增长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9644元,同比增长6.4%。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4亿元,同比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1.5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近七成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支出;为企业及工商户减免税633.2亿元、办理出口退税207.4亿元。
2018年大连扎实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完善“1+X”政策体系,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六大工程建设。其中,石化行业加快向全产业链发展,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150万吨/年乙烯等项目加快了上下游产业布局的步伐,炼油业比重下降至46%左右,“油头重化尾轻”的产业结构得到改善。此外,装备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国一重“核电快堆”技术填补我国空白,东北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中船重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投入使用。全年大连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633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
年内自创区带动全市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彰显。大连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同比增长45%;技术合同交易额170亿元,同比增长37%;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增长7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5件,约为全国的2.1倍。大连片区共复制前两批自贸区经验173项,评估形成40个制度创新案例,“保税混矿”监管创新在全国自贸区推广。大连牵头召开辽宁沿海六市联席会议,签署《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10个方面33项重点任务。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大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持续发力,延续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1.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4和1个百分点。
2019年,大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增幅居省内各市首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4个和9.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534.5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放缓21.7个百分点。
2019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上拉规上工业6.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39.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1%,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8%,上拉规上工业8.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4.7%,是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此外,年内建成5G基站1420个、东北首个5G示范地铁站亮相大连,智慧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居民生活方面,2018年大连市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550元,比上年增长7.3%;年人均消费支出29928元,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3元,比上年增长7.3%;年人均消费支出11226元,增长8.3%。
2019年大连市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6468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4元,比上年增长10.3%。年内人民群众福祉得到新改善,大连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例达71.6%,提高1.8个百分点。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倒数第六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大连城市建设当中,大连积极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对景观、乡村、道路进行大规模绿化,实施了入海口生态绿化、滨海景观带绿化、森林公园建设等绿色工程,建设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自2011年大连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林业生态建设进入快车道。2017年9月,国家林业局通报辽宁省林业厅,认定大连市国家森林城市复查结果为合格,通过复查验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最权威的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
但是,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来看,大连不容乐观。在标准排名发布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显示,2017年大连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0.1平方米,排在榜单倒数第6位。
2018年大连市在绿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大连市植树1052万株,营造林19.9万亩。育苗面积3000公顷,生产苗木1.5亿株。截至2018年末,大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41.5%,林木绿化率达到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6平方米。
据悉,2020年,大连市将以荒山造林、更新造林及退化林分修复、农村“四旁”植树为重点,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和乡村绿化美化。全市计划开展人工造林2万亩,森林抚育5万亩,农村“四旁”植树200万株。
空气质量改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8年,大连市强力实施蓝天保卫战,出台了《大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规划了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数据显示,2018年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天数比例达86.8%,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7天,比上年增加17天,其中优的天数为106天,比上年增加13天。上述两项指标均创新标准实施以来最高纪录。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3,排在榜单第16位。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列第三,在北方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一。市区空气中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首次全部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近年来,大连多点发力先后拆除燃煤小锅炉1912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6.9万辆,完成加油站、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457项。2019年大连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展散流体车辆运输扬尘、建筑工程施工扬尘、裸露地面扬尘、道路施工扬尘和矿山扬尘集中整治。
2019年全年大连收获302个蓝天。2018年和2019年两年大连市共收获619个蓝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达到84.8%,衡量空气质量的六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近日,大连市蓝天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大连市2020年度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强化了各项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涵盖九大治理领域91项工作措施,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驾护航。
人均能耗居中后水平
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是反映一个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规定的“双控”指标。据《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大连市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了6.5吨标准煤/人,在上榜城市中排在中后水平。
近年来,大连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数据显示,2018年大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24.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8%。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1.7个百分点至89.4%。重点耗能工业企业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下降10.1%,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509.6亿千瓦时,增长15.2%,其中核能发电量301.6亿千瓦时,占比达59.2%,增长27.8%。2019年印发《大连市“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
2020年大连将加快推进清洁供暖,预计全市清洁取暖率达到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908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0%、17.2%以上。
年内将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60万平方米,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力争达到25%,城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严格执行“两高一资”行业准入条件。
声环境质量较稳定
数据显示,2018年大连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2.7分贝,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次达标率昼间为93.3%、夜间为71.3%。从《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来看,大连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为55分贝,排名在第19名。在标准排名监测的169个城市中,环境噪声声效等级超过55(含55)的城市为19个。
近年来,为应对环境噪声污染投诉的增多,大连新修订的“史上最严环保地方性法规”《大连市环境保护条例》就此作出细化规定。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排放的环境噪声符合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合规的噪声扰民,最高罚5万。
此外,大连市重拳整治机动车噪声污染,在部分路段新建防撞墙并加装公路声屏障,加装声屏障后可以解决立交桥距居民楼过近带来的车辆噪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