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盈到巨亏 重仓中国恒大的华人置业开始割肉离场

发布时间: 2021-09-24 08:00:21 来源: 腾讯

从浮盈到巨亏,华人置业开始割肉离场|一财地产日评

第一财经

作者:郑娜

卖掉1亿股,手里还有7亿股,彻底离场还要些时日。

重仓中国恒大的华人置业也萌生退意了。

9月23日,华人置业公告称,今年8月30日至9月21日(包括首尾两天)期间,其通过联交所公开市场共出售了约1.09亿股恒大股票,占恒大总股本的0.82%,套现约为2.47亿港元,每股平均售价约为2.26港元。

这只是华人置业持有的一部分。出售完成后,其仍持有约7.51亿股恒大股份,占后者已发行总股本的约5.66%。

不过,华人置业也表示,根据市况,可能会在2021年9月23日起至此后的12个月里,出售所持有的部分或全部恒大股票。据其估算,以2020年12月31日的收市价每股14.9港元厘定,以9月21日的收市价2.27港元计,若将所持恒大全部股份出售,则华人置业预计将亏损约95亿港元。

华人置业同时也在公告中强调,未来是否决定出售,或出售多少,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气氛及市况,“尽管本集团目前拟进行可能出售事项,概不保证本集团最终将进行可能出售事项之任何部分。”

一财点评:华人置业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恒大的密友,在恒大登陆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曾起到不小的作用。2017年-2018年间,华人置业先后共购入约8.6亿股恒大股份,总成本约为135.96亿港元,平均成本约为每股15.8港元。

这些恒大股票曾给华人置业带来过可观的投资回报。2020年财报显示,华人置业营收同比增长逾130%至30.41亿港元,来自恒大的股息收入就高达19.68亿港元。如今,好景不在,华人置业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减少63%,毛利也下降逾6成,主要是由于来自恒大股份股息收入减少所致。

伴随着恒大股价的下挫,华人置业2017年时持有恒大股份获得的逾100亿港元浮盈,变成如今的亏损套现。

不过,近两日,在不少利好消息的影响下,恒大股价有回涨的趋势。截至23日收盘,恒大股价回升至2.67港元,涨幅约17.62%。

许华芳出资765.79万港元再度增持宝龙地产

房企增持大军还在不断壮大。

据联交所披露,9月20日,宝龙地产执行董事兼集团总裁许华芳或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以每股4.9406港元的均价,共增持155万股,涉资约765.79万港元。增持后,许华芳持股比例由14.62%上升至14.65%。

截至9月23日收盘,宝龙地产收报5.58港元,涨幅达8.8%,总市值231.1亿港元。

不只宝龙地产一家,9月中下旬以来,包括建业地产、旭辉控股集团、禹洲集团、中国奥园等在内的多家房企披露了股东大手笔增持的信息。其中,中国奥园董事会主席郭梓文更是先后3次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金地董事长凌克的身影也浮现在了这波增持管理层之中,其于9月16日增持了金地集团共计10万股,而这是凌克近十年来首次在二级市场增持。

一财点评:在当前房地产调控高压持续、行业下行、爆雷不断的情况下,地产板块持续跌跌不休的现状,让越来越多房企举起了“护盘大旗”,相继发布股东增持信息,优等生如世茂、龙湖、碧桂园也动作频频。

可惜的是,市场对地产板块的不乐观预期一直难以挥散。事实上,凌克此番增持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金地二股东大家人寿的大手笔减持,合计减持超过1亿股;而这波减持前后,金地股价大幅下挫。

很明显的是,大股东增持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对地产板块的预期。多只地产股的股价表现始终不理想:年初至今,禹洲集团累计跌幅逾52%、旭辉累计跌22%,世茂、龙湖、碧桂园也有20%以上的跌幅。“年内斥资几千万港元回购,仍然挡不住股价下跌。”有投资者如此表示。

普华永道:上半年上市银行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速显著降低至5%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作用显现。

9月23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据其对57家上市银行半年度业绩的分析,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速显著降低,2021年上半年仅为5%,较2020年上半年的11%收窄6个百分点;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速也有所放缓,占比回落。

一财点评:自年初监管层对银行房地产贷款画下“两道红线”以来,向房地产行业捂住“钱袋子”成了不少银行的重要任务,在公司类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上,强化了投放额度的控制。

从放款周期拉长至半年、审批门槛变高,到房贷额度紧张,再到近期出现“明年再来”的情况,购房者获取房贷的难度明显加大,同时也让更多原本融资渠道变窄,更加依赖销售回款的房企,面临的资金压力加大。

在销售下行回款减少、信贷政策持续偏紧的双重打击下,房地产行业流动性明显收缩,这加速了高杠杆房企的风险暴露。事实上,在部分房企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多家上市银行纷纷表示风险可控,或与相关企业无业务往来。

不过,无论是房地产业还是银行业,整体而言仍保有较为乐观的态度。一来,尽管部分房企违约风险暴露,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也有所上升,但多数银行的房地产对公贷款对不良的贡献度并不高。二来,对于地产行业,风险加速出清,并不会蔓延至整个行业,短期内市场情绪被受影响,但优等生依然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