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的第一海水浴场对面
有一栋极具德国青年派风格的建筑
这里
便是青岛最早的假日旅馆
——
海滨旅馆旧址
百年之前
这里一度“一房难求”
如今
它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光环
但建筑背后的故事
却依旧值得我们探索与回味
REC
“一房难求”的假日旅馆
海滨旅馆旧址位于南海路23号汇泉湾畔,建于1903年,是一栋具有德国青年派风格的建筑。


海滨旅馆是典型的德式建筑,大楼呈“凹”字型布局,布局严谨,中轴线左右对称,中间用廊相连接;

因为建筑建在海边度假区,距离主城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这栋建筑又带有一些乡村风格。

装饰上,采用德国中世纪民居建筑的装饰手法,砖瓦使用了德式建筑常用的清水红砖,以白灰勾缝,简洁干净,处处透露出简约的乡村风格和青年派建筑的艺术气息。


这里算得上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假日型旅馆,建筑对岸便是海水浴场,内有豪华大厅、阅览室、餐厅、舞厅、台球室等等,旅馆客人可在客房内更衣冲浴,也可在门前的咖啡馆休息品茗,还可站在阳台欣赏海天一线的风景,在当时的中国,很少有这般条件的假日型旅馆。

据说在开业初期,时常出现“一房难求”的场面,尤其夏季,必须提前预定方可入住。
1912年,孙中山访问青岛的时候,也曾下榻在海滨旅馆;

孙中山在青岛
1929年,蔡元培先生主持建立国立青岛大学的时候,其中一次重要的预备会议,也选择了在海滨旅馆召开。

1929年7月,蔡元培蒋梦麟来青岛召集国立青岛大学筹备会时摄于青岛海滨大饭店
百年建筑新面貌
2000年,海滨旅馆成为了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办公楼,为了修复大楼破损严重的区域,还专门成立了小组,查阅资料进行维修。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建筑当时的面貌,修复研究小组去了青岛各个档案馆,甚至跑去了德国,但都没找到这栋建筑的有关资料。
后来,青岛城市建设集团根据多方搜集来的资料照片进行比对,又对同时期、同种类的建筑样式进行研究,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对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修复。

最终,无论是外墙丢失的部件、顶部塔楼的风向标,还是东西两端的花篮,都基本恢复了最早时的模样。



2012年,随着搜集的资料越来越丰富,海滨旅馆的功能被重新划分,一楼现为青岛印象博物馆,展出了自1891年青岛建制至1949年青岛解放这段时期青岛建筑规划的历史。

青岛印象博物馆开馆以来,吸引了包括历史学者、中小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过来参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青岛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



百年风雨飘零,这栋老建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人来人往,也有悲欢离合,它像一位老者,静静伫立在海边,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还有若干栋这样的建筑,它们记录着城市的发展,也承载着琐细人文信息,最终组成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