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海景房”、战国长廊、建筑群落……琅琊台考古再添新发现!

发布时间: 2020-12-13 09:16:20 来源: 青岛发布

秦始皇三登琅琊台具体都做了些什么?

2000多年前的“八主”中的

“四时主”祭祀地在琅琊台吗?

因地震而深埋于地下的

琅琊古城能否重现江湖?

这些关于琅琊历史的谜团,

你是否和小编一样想要破解?

琅琊台遗址全貌

在2019年首次对琅琊台考古发掘成果的基础上,今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考古院联合开展的琅琊台遗址2020年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也已进入收官阶段。

想了解今年考古有什么新的发现?

一起走进现场去看看吧!

琅琊台顶,

秦始皇是否驾临过这个看得见海的房间

琅琊台台顶西侧发掘点

据了解,在琅琊台台顶夯土台基的西侧,2019年,考古人员挖出一条东西走向的探沟,他们收获了一处秦汉时期地漏。地漏由八块石板拼接镶嵌而成,中间有一处可漏水的方形孔洞。以地漏为线索,今年发掘面积继续扩大,最终,和地漏相连的部分管道露出端倪。

秦汉时期的排水管

已经裸露出来的

秦汉时期陶水管依然完好,

质地粗厚,排列整齐,环环相扣。

虽尚未找到出水口,但在北侧的发掘中,

管道的入水口被找到,保存得相对完整。

同时,

当初地漏所在的空间或者说是大房间,

也在2020年的发掘中隐约浮现。

秦汉时期的地漏

关于这个拥有地漏的大房间

原先究竟是何面貌,尚无定论。

不过,

房间内有一处墙体,镶嵌了墙砖,

让人对这处空间曾经的“豪华”浮想联翩。

昔日秦皇汉武登顶琅琊台,

是否在这个看得见山海景致的房间小驻,

为某个祭祀大典做准备,

抑或于其中沐浴净手,俯瞰琅琊美景

……

随着物证的累积,

各种疑问和推断或将迎刃而解。

此外,在位于台西头村的

亭子兰的发掘点,

还发掘了很有可能与

古代国家祭祀有关的长廊建筑。

↓↓↓

“战国长廊”或与祭祀有关

嵌在土层中的半瓦当

位于台西头村的亭子兰的发掘点,

发掘面积超过了1000平方米。

站在这里,前可观海,

回身便可望到琅琊大台、小台以及

夹在中间的灵芝山三座山体舒缓的轮廓线。

目力所及,

数条沟状遗迹由西向东,

向着海的方向延伸,

陶片便有规律地散落于沟中

……

考古人员初步判断,

沟状遗迹原先应位于一座廊房形建筑的两侧,

建筑坍塌之后,瓦片遂倾覆于沟中。

考古人员在工地现场将部分陶片

分捡出来,进行拼合,

发现其中有素面或

带有方格纹装饰的半瓦当,

这是东周战国时期瓦当的主要特征,

与曾经在齐国都城临淄

发掘出来的瓦当很相似,

考古人员初步推断,

这处长廊建筑应该作为田齐时的遗迹。

而且很有可能与齐国“八主”祭祀中的

“四时主”祭祀有关系。

琅琊台考古纳入“考古中国”项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齐地东部为琅琊郡,它的驻地也就是琅琊古城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泊里和琅琊两镇,覆盖约23个自然村。它也是秦36郡中唯一的滨海郡城。距郡城数里,即为当时中国最大最早的琅琊古港。到了西汉,这里已是东方经济、文化、航海发达地区。而在西汉后期,因地震等原因琅琊古城失去中心地位,渐被湮没。在考古人员看来,消失在历史中的琅琊郡城,便如同青岛的“庞贝古城”,它深埋于地下,等待重新被人们发掘和发现。

目前,

琅琊台考古已经纳入了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规划。

2012年对其做了前期调查勘探,

2019年正式开启考古发掘,

2020年的考古只是一个开端,

未来其还将经历

五到十年的持续深入发掘,

方能呈现这一地域准确的历史面貌,

并赋予其最大化的文旅资源价值。

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公众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