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FOF领跑券商集合理财

发布时间: 2020-01-02 15:58:05 来源: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FOF

自2018年4月底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至今,处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新成立数量及新成立规模持续处于下滑态势。2019年全年,上证综指震荡中累计上行22.3%,最终站稳3000点关口。《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全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收益率方面分化较大,其平均收益率远不及同期上证综指涨幅。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全年,有数据可查的4687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59%。其中,FOF型产品以14.72%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类产品中领跑,而在另一方面,债券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仅有3.51%,在所有券商集合理财大类产品中垫底。

股票型产品发行加速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9年全年,券商共发行集合理财产品6425只(分级产品分开统计,下同),累计发行份额896.49亿份。

从产品发行类型来看,券商新发行的产品主要集中于收益率稳定的债券型产品。2019年全年,债券型产品已发行5279只,发行份额为645.62亿份,占所有发行份额的82.16%;混合型产品紧随其后,去年共发行544只;另外,货币型产品共发行246只,股票型产品共发行120只,其他类产品发行总计236只。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2019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总数量在减少,但股票型产品的发行却在持续加速。《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全年,券商共发行股票型产品120只,而在2018年全年,券商仅发行了78只股票型产品。

股票型产品的发行数量猛增,但整体发行份额却有所缩水:2019年全年,券商股票型发行份额为26.74亿份,2018年全年该份额为30.25亿份。

在产品发行数量上,广发资管当仁不让,成为2019年券商集合理财发行“领军者”,共发行2334只产品,占所有券商发行产品数量的36.37%;其次为长江资管,共发行910只产品;东海证券排名第三位,共发行830只产品。《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广发资管、长江资管、东海证券在2019年发行的产品也均是以债券型产品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发产品成立规模上,券商延续近年来“量小而精”的风格。2019年全年,所有新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成立规模为896.49亿份,仅有10只产品成立规模超过5亿份,国泰君安资管旗下FOF型产品“国泰君安君享甄盈FOF2号”成立规模最大,为9.55亿份;东兴证券旗下产品“东兴金选兴盛53号”紧随其后,成立规模为7.82亿份;华创证券旗下产品“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支持民企发展1号”位列第三,成立规模为6.5亿份。

FOF型产品平均收益率居首

在产品收益率方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发现,2019年全年,有数据可查的4687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59%。不难发现,这一收益率水平远远跑输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2019年全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2.3%,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仅有362只产品收益率跑赢大盘,占比仅有7.72%。

分类型来看(货币型产品不计入其中,下同),股票型产品受益A股市场上涨最为直接,有数据可查的280只股票型产品在2019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4.05%,其中有18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更是有2只产品收益率超过了100%。具体来看,国泰君安资管旗下产品“国泰君安君享五粮液1号”收益率最高,高达191.18%;东吴证券旗下产品“东吴苏大维格1号”紧随其后,收益率也有112.41%。

混合型产品2019年收益分化较大,有数据可查的1837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63%。其中,有19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2只产品收益率超100%。具体来看:东吴证券旗下产品“东吴汇智1号风险级”位列第一,累计收益率为153.75%;第二位、第三位均来自华融证券旗下产品,为“华融质押宝45号”、“华融分级固利15号B”,收益率分别为138.91%、93.65%;第四位、第五位也均来自财通资管旗下产品“财通资管财申道”、“财通财慧道1号”,收益率均在80%以上。

债券型产品在保持庞大发行量的同时,2019年业绩表现却有些不在状态。有数据可查的1973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51%。其中,华融证券旗下产品“华融质押宝39号”收益率最高,为115.37%;“华安理财合赢9号分级债券B”紧随其后,收益率为70.53%,该产品来自华安证券。

另类投资产品中,2019年有数据可查的71只FOF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4.72%,在券商集合理财各大类产品中拔得头筹。其中,浙商资管旗下产品“浙商金汇1号”收益率最高,为39.71%;华泰资管旗下老牌产品“华泰紫金2号”收益率紧随其后,为37.88%。

近年来,国内FOF产品发展势头正盛,某上市券商FOF产品投资总经理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券商资管大力发展FOF业务势在必行,固定收益产品差异化较小,每家收益率都相差无几,权益产品当下发展相对较困难,在此环境下,成就了FOF产品的一片蓝海,FOF是基金中的基金,是一种产品的表现形式,如果管理人能力够强,可以组合很多种资产在一起,从而达到相对适应现阶段市场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类资产配置。”

此外,受2019年全球股市波动影响最大的QDII型产品,32只有数据可查的QDII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45%。(证券日报 周尚伃)

2020年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展望2020年,中国迎来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然经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稳增长的压力不容小觑,面对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中国经济将如何演进,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该如何调整,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

值此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邀请到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和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共论2020年宏观经济走势和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从四名行业专家的角度来看,2020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但权益类市场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具有自主可控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资产将是2020年核心配置领域;债市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信用债分化将持续;看好2020年黄金走势。

更看好中国股、债表现

《21世纪》:2020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是否乐观?中国经济走势将呈现怎样的变化?

李迅雷:全球经济还会处在一个高震荡、低增长的模式。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利率水平也会往下走。

张忆东:2020年全球宏观经济总体上仍将延续“新平庸”状态,也就是,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债务压力高企、政策宽松对经济的刺激力度不断弱化。以中国为代表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相对动能有望强于发达国家,这与IMF对于2019-2021年全球GDP的预测一致,从而,有助于全球资金重新“风水轮流转”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配置。

邵宇:2020年的宏观(经济增速)总体来讲是比较平淡的,(中国GDP增速)可能还会在5.8%到6%左右以保证增长目标的完成。

王庆: 2020年全球经济总体走势将是一个企稳的态势,中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们预判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实现6%的增速,经济增速在过去两年缓慢下行的态势会企稳。

《21世纪》:从大类资产配置(股市、债市、商品、汇率等)的角度上看,投资者可以采用怎样的投资策略?

李迅雷:2020年A股市场不太会有大牛市,因为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回报率也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利率也会往下走,这样估值水平可能不会往下移,A股市场还是存在结构性的机会,主要在于行业、企业出现分化,强者恒强,整个格局和2019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核心资产的逻辑。

债券市场我还是看好的,因为利率下行,加上“稳增长”的力度还会加大,部分信用债可以配置,利率债也可以配置,信用债可以考虑行业前景比较好的品种。

房地产市场我仍然跟2019年的看法一样,认为到了一个减持窗口;大宗商品这一批没有太大的机会,因为总体经济下行,内需和外需还在减弱;黄金我是看好的,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高通胀阶段,经济下行背景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黄金作为避险工具是可以用的,会受到投资者欢迎。

张忆东:首先,2020年相对于美元资产,我们更看好中国股、债的表现。在资产选择上,更倾向于人民币资产。其次,关于中国的股、债的配置,我们认为2020年股票的性价比更高,股优先于债的配置关系可能是中长期趋势。最后,股市中寻找有一定周期属性的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性价比将强于直接交易商品。

邵宇:2020年最看好的还是结构性的股市或者说是股权的机会。

债券市场,因为可能2020年还是有利率的下行,所以相对来说还有些空间。但是考虑到经济整体环境,不排除有一些低评级债券会出现风险,所以可能还会有一定的风险分化,高评级的债券,包括利率债可能都会有一些机会。

商品市场,像猪肉这些商品以及替代的农产品,可能会有阶段性的机会。大类的工业品可能还是会受到比较弱的经济的影响,机会有限。至于贵金属,就是黄金,可能受到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以及不确定性增强这种未来前景的影响,会有一些保值的优势或者避险的需求在。

人民币总体来讲是稳定的,但是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贬值。我觉得应该在6.9-7.1之间。

王庆:我们认为股票资产的配置价值相对来说更好一些。我们预判经济企稳、上市公司业绩企稳对资本市场而言会有一个拐点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股票资产风险释放比较充分了。

债券资产中长期的投资价值是不错的,但未来一段时间,比如从现在到2020年一季度,CPI受猪肉价格影响维持相对高位,指望市场利率出现明显下行,进而支撑债券市场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通胀影响逐渐消退,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会慢慢显现。我觉得股票、债券都有投资价值,但是短期来看股票相对价值比债券更好一些,我们重阳投资的大类资产配置模型也给出了我们同样的信号和结论。

《21世纪》:2020年信用债市场的“违约”是否会有好转?

李迅雷:违约还是会有,但是大家有了可能出现违约的预期,价格已经反映了投资者对违约的担忧,(投资过程中)需要有自我判断,投资者可以选择配置一个信用债组合,整个组合的违约率我认为应该还是可控的。

王庆:信用债在整体经济转型、去杠杆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违约)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在去杠杆、紧信用的政策环境下触发的,但是实际上它也是信用债正常化的过程。

以前信用债市场不正常,因为违约率太低,信用利差没有分化,说明市场没有对信用风险做准确定价,但经过过去两年的“净化”,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定价越来越有效率,这个变化不会因为短期政策环境的改善出现根本性变化,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正常化的过程。

我们认为信用债市场的分化、更加准确定义信用风险的过程应该还会继续,所以我们在投资信用债的时候,越来越需要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对不同信用债品种进行扎实的研究,从中选出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信用债。

关注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

《21世纪》:具体到权益类市场而言,将存在哪些结构性机会?

张忆东:我们认为,2020年上半年A股行情可能像2014年的上半年,螺蛳壳里做道场,指数的上行空间和下行空间并不大,但是结构性行情精彩。

首先,2020年全球看好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不一定只是大公司,也可能是细分行业的小巨人,受益于中国库存周期改善、各种政策利多包括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性等等。特别是处于三低“景气在低位但是会改善,关注度在低位、机构配置在低位,估值在相对低位”的核心资产将成为2020年资本市场闪亮的明星。

其次,2020年看好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股再配置的机会,特别是下半年国企改革、叠加国内外资产荒的配置逻辑,价值股的表现将有惊喜。2020年下半年随着美国股市的性价比弱化而中国经济阶段性企稳,A股的低估值价值股以及港股里面来自于中国内地的这些优质的公司,都将迎来增量资金配置的大机会,银行、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的蓝筹股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会受追捧,而消耗半年估值之后的消费股也将再被追捧。

第三,2020年看好金融开放、资本市场开放创新红利释放的机会,类似金融科技、保险、券商中的“核心资产”有望迎来中长期的配置机会。2020年每次金融开放的新举措,都是加速行业的洗牌、优胜劣汰、并购重组的号角,有利于龙头企业估值和盈利提升。

王庆:我们认为后续的结构性行情有几类,一个是我们称之为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我们强调的是真科技、真创新,尤其是硬科技企业,中国在一些领域比如设备制造、高端制造业、化工行业是有基础的,甚至在全球都具备领先技术水平。科技股的机会不仅存在于大家津津乐道的新兴行业,如5G、半导体,还存在于传统行业,也就是制造业中。

另外受益于国企改革,被低估的传统行业蓝筹股,也很有投资价值。随着国企改革提速升温,包括混改、改善治理结构等,我相信国企会在股息分红、提升资本回报的角度有所动作,我们认为具有动态高股息率的国企是有投资价值的。

最近半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进很快,金融行业的优质龙头企业肯定也会在这一环境中受益。我们想强调的是,港股具有更明显的估值优势和资金环境优势,我们认为港股甚至会先于A股演绎出指数行情。

《21世纪》:对于上市公司基本面来说,2020年增速回落见底是否有望?为什么?

王庆:我们所说的基本面的好转,是相对于市场的预期做出的判断。市场整体预期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情况偏谨慎,我们的预判是相对于预期来讲可以更积极一点,即上市公司业绩会企稳,甚至会出现拐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布局权益市场要积极一点,做布局一定要提前,因为真正等到业绩拐点出现的时候,应该已经反映在价格里了。我们认为2020年A股和港股都有系统性的机会,在系统性机会背后是更丰富的结构性的行情。

邵宇:这还是跟整个宏观经济相关的,2019年实际上真正盈利带动的领域,可能也就是像食品,特别是猪肉等。其他方面从EPS来看表现都乏善可陈,如果2020年经济能够稳定的话,我觉得,相对来说找到一个盈利的底部的概率是比较大的。(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坪 汤婉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