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俊鸣
编辑 | 庞丹
在近期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上,相关部门提出要“促进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未来养老金增加对A股投资的比重是可以预见的大趋势,全球多地常见的“养老靠股市”也将会在中国出现。
传统中国人认为“养儿防老”,在社会保障和金融工具不发达的农业社会这样的观念无可厚非,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养儿防老”已经很难实现,反而因为城市化、高房价等问题,“养儿防老”有时还要让位给“防儿啃老”。与此同时,多种金融投资方式的出现,让“养老靠自己”成为更多人现实的选择。在“养老靠自己”的体系中,社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单靠国债、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安全有余、进取不足,参照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养老靠股市”是普遍的现象。
养老金投资A股在2017年8月就已经出现,也陆续出现在一些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但和境外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相比之下,全球许多国家地区的养老金早已经把投资触角伸向了A股,包括美国养老金在内。事实上,贝莱德等外资资产管理机构也早就认定,“中国的投资机会大到不容忽视”,境外养老金在A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持续增加对A股的投资比重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向以稳健投资著称的境外养老金机构都积极参与到A股市场中来,作为本土养老金机构更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场优势”加快入市。从近期陆港通北向资金的流向就可以看出,外资增持A股持续进行中,养老金如果不抓紧时间扩大A股投资比例,无异于将股市这一分享经济成长果实的最重要渠道拱手让人。如果等到未来股指上涨到一定程度再大举入市,不仅徒然增加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收益,还可能成为抬轿的一方,甚至是后知后觉的买单者。因此,养老金加快入市已经是迫在眉睫。
过往有一些声音,认为养老金应当谨慎参与A股,甚至回避。这一论调主要认为A股牛短熊长、大起大落,很多公司分红比例不高,爆雷几率却不小,作为老百姓“养命钱”的养老金,不应当过多参与A股。应该说这些说法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不无道理,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相关问题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解决,或者被养老金采用一定的投资方式进行规避。比如,目前已经有一些蓝筹股将分红变成了每年的常态,部分公司的股息率甚至明显超过了无风险收益率,对于重视长期回报的养老金来说,这些蓝筹股无疑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苛求每一家上市公司都做到高分红或高成长,但只要有一部分核心公司能够持之以恒给股东可观的真实回报,对养老金来说就有参与的价值。反过来说,回避股市投资固然降低了风险,但在全球无风险收益率走低、甚至“负利率”出现的情况下,养老金通过固定收益产品取得的收益也必然越来越微薄,正如一块在常温下缓慢融化的冰山,“保本不保值”几乎成为必然。因此,在A股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养老靠股市”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养老金入市,既不能单纯通过博弈价差来“割韭菜”,也不能成为其它机构觊觎的“唐僧肉”,如何实现“良性互动”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良性互动”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养老金获得稳健收益,和股市慢牛相辅相成;二是通过投资标的选择和长期持有,为价值投资树立典范;三是适度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上市公司兼顾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四方利益,实现永续发展。如果能实现这三方面的目标,养老金对A股的贡献就不仅仅是增量资金那么简单,而是成为A股发展完善的建设性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保值增值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养老金投资A股需要兼顾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对于这么一笔数额庞大、涉及金额数千亿元的“养命钱”,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自然有其必要性。相比主动型基金,被动投资指数的ETF基金或许更适合养老金。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和全球洼地,投资指数安全系数较高,从长期来看也有大概率取得正收益。而指数型ETF基金分散投资众多成分股,而且会随着成分股的变更而调整持有标的,透明度较高,最大限度降低养老金成为个别股票“接盘侠”的风险。笔者认为,一些流动性较好、成分股估值较低的ETF基金,应当成为养老金重点配置的对象,有利于养老金在相对低位低成本快速建仓。此外,未来养老金在长线投资的基础上,也可利用手上的ETF基金开展融券业务,进一步增厚收益,实现更好的保值增值。
而另一方面,境外养老金在A股的投资动向也值得我们关注学习。虽然不可“食洋不化”,但基于境外养老金的稳健风格,其重仓股如果基本面较好、估值较低、股价处于近年来的相对低位,也具备一定的关注价值。笔者重点观察的对象有:飞科电器(603868)、东方国信(300166)、华策影视(300133)、三环集团(300408)、中储股份(600787)等。(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