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宁
随着近两年财富管理市场环境好转,私募基金迎来大发展时代,尤其是证券类私募在管理规模和管理人数量方面均有新突破。在此期间,外资私募也开始“跑马圈地”。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有登记备案记录的外资私募管理人数量已增至33家,合计在管产品达140只;与此同时,“二八分化”同样适用于外资私募,除元胜投资管理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外,有八成外资私募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年内全市场
备案产品2.66万只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梳理,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全市场证券类私募备案产品总数为26600只。其中,1月份-5月份月均备案数量在2000只左右,6月份-9月份月均备案数量升至3000只左右,10月份-11月份月均备案数量则创下年内新低。
此外,截至目前,26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年内合计备案私募基金3441只。其中,1月份-11月份分别为253只、193只、237只、186只、165只、327只、470只、628只、579只、246只、157只。可见三季度为量化私募备案高峰,最近2个月量化私募备案数量则是回归到年初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有13家量化私募管理人备案数量均超过100只,其中百亿元级高达12家。具体来看,灵均投资以427只居首,九坤投资、高毅投资、明汯投资、启林投资、衍复投资备案数量均超过200只,备案数量排名靠前多数为量化私募。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表示,10月份以来,私募备案产品数量下降,一方面,与市场结构性分化行情有关系,导致基金赚钱效应明显不及去年,尤其是头部主观股票私募基金年内业绩表现欠佳,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热情;另一方面,受年末特殊时间节点影响,部分私募今年的备案计划已进入收官阶段,备案动力减弱。
25家外资私募
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合计有33家外资私募证券管理人,掌管140只正在运行的产品。其中,元胜投资管理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润晖投资、瑞银投资、腾胜投资、德劭投资、桥水(中国)投资等部分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在20亿元-50亿元之间。此外,高达25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占比达75.76%。
从投资策略来看,33家外资私募投资策略包括股票多头、债券策略、管理期货和组合策略等。其中,股票多头占据多数,其次是债券策略。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私募业迎来大发展,一方面,因为管理人得到高净值群体广泛认可,大量资金转向净值型资管产品;另一方面,得益于品牌效应,例如“万亿管理人”“全天候策略”提出者,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名人效应,获得诸多机构认可,使得其成为国内投资人追逐的对象。
据悉,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相关基金的表现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代表产品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一号运行至今,年化收益率为18.7%,最大回撤率为4.4%,虽然收益不算突出,但回撤控制较好。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外资私募自2016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虽然数量上目前已经超过30家,但有近八成管理人的管理规模低于5亿元。此外,在净值表现上,很多产品尚未披露净值,已公布净值的管理人表现也乏善可陈,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蓄力待发。
有私募人士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发展存在瓶颈:一是内部投研上不能照搬其境外投资模式和经验,而是需要了解中国市场投研人员和机制的特点;二是要结合中国投资人需求来设计产品;三是销售渠道建设要结合中国市场特点,直销和代销、线上线下等做好结合。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对本报记者表示,受益于国内储蓄搬家以及资金流入持续,偏向类固收资金寻求替代产品。同时,外资私募制度体系基本成熟,但在中国市场仍然发展受阻,其瓶颈可能在于销售渠道维护,以及策略本土化适应及规模容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