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
伴随新年脚步临近,各家公募旗下新基金产品冲刺年尾发行,12月以来,不仅有71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更有80亿、上百亿爆款基频现,年尾还有至少20只基金等待发行,此外全市场排上2022年发行档期的基金数量已经超60只。
而在另一边,蚂蚁联合43家基金公司最新发布《2021基金经理千次调研报告》显示,4成基民持基时间不到半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依旧显著。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跨年发行是基于对春季行情的看好。而随着这些新产品的成立,也将进一步助推春节行情。同时提醒基民,投资是个长期的事情,不宜把‘马拉松’当作‘百米赛跑”。
年尾再现80亿小爆款
新发基金规模达2.9万亿大关
还有超60只排队“开门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 21日,今年以来已有1809只新基金成立,超过2020年全年的1385只,创下历史新高。新发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2.91万亿元,距去年3.12万亿份的历史最高值仅一步之遥。
年尾发行热度不减,12月以来,不仅有71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更是爆款基频现。今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于12月21日正式生效,产品募集规模约79.5亿元,逼近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本月初,睿远基金旗下第三只基金睿远稳进配置正式开卖,仅15分钟卖到了100亿元募集上限,把年尾公募发行市场推至高潮,最终申购金额突破千亿,配售比例不到10%。紧接着,交银启诚混合基金发行,全天认购规模也超过百亿元。
兴业基金方面表示,兴业兴睿销售业绩优异,既得益于兴业基金在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主要代销渠道的深耕和发力,同时也体现出市场对公司权益投研体系和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认可与信心。
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表示,年尾新基金发行热度不减,销售渠道也较为紧张,以至于年末时间段也比较抢手。基金发行市场头部效益显著,多家头部基金公司选择先发制人,希望在来年发行大战中抢得先机。此外,基金公司跨年发行,是基于对春季行情的看好。而随着这些新产品的成立,也将进一步助推春节行情。
对于新产品的建仓节奏,兴业基金副总经理、兴业兴睿基金经理钱睿南对记者表示,考虑目前市场整体的供需情况,更多时间表现为结构性行情将会是常态,从而推动指数走出缓慢的上升,保持中高仓位是合理的选择。建仓初期自己会控制节奏,力争提高成功率。而针对结构性行情,将更多分析研究重要行业指数以及风格指数的未来演变,做出时机判断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新年脚步临近,各家公募旗下新基金产品相继排上发行档期,开始备战2022年基金发行的“开门红”。Wind数据显示,年尾还有至少20只基金等待发行,以12月21日算起,全市场排上2022年发行档期的基金数量超60只,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和投研老将。例如,拟由李晓星、张萍管理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将于明年1月4日启动发行;1月5日,中欧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将启动认购。该基金将由中欧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王培掌舵,设置的募集份额上限为80亿份;1月6日,知名中生代基金经理陆彬拟任基金经理的汇丰研究精选将进入发行期,同样设置80亿的募集规模限额;1月10日,兼具实业与投研经验、深耕医疗行业12年的基金经理皮劲松将挂帅新基金创金合信大健康,拟募集20亿份。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也将在同日发行,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拟由顶流基金经理之一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期将于1月12日启动发售,募集规模上限为100亿。
4成基民持基时间不到半年
5成基金经理建议持有应长于1年
在基金公司如火如荼冲刺年尾发行的同时,今日,蚂蚁联合43家基金公司发布《2021基金经理千次调研报告》。报告对1.2万名基金投资者进行调研发现,44%的受访基民表示要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取未来20%以上的收益,追逐短期获得较高收益的仅约25%。
约35%的受访基民反馈,过去持有一只基金的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约39%的基民持基时间超过了一年。
针对“基民不赚钱”这一问题,59%的受访的亏损基民认为,自己基金收益为负的最主要原因,是整体市场走势影响;35%的基民将亏损归因到基金经理投资标的未选对、调仓不及时。
此外,他们认为,未及时止盈、持有时间短、资产配置不均衡、追涨杀跌、交易频繁也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因素,其比例分别占34%、23%、22%、18%和9%。
对此,超5成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持有基金最好长于一年。
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向记者表示,今年市场整体的波动较大,拉长周期去看,很多资产拿三五年,在比较平稳的宏观经济的环境之下,实现正收益率比持有现金好,这样的资产也不少。但如果放到一个比较偏短期的维度来说,很多时候资产的价格会受到情绪面、流动性资金面影响,毕竟过去几年积累了比较多的势能,需要在一个维度做一定的宣泄。
沪上一位中生代新能源基金经理表示,每天市场的涨跌,都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宏观、流动性、资金面、情绪面等,短期很多东西其实不易看清。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到3年至5年,就会清晰很多,能够买的股票也会很少,因为真正有复利的、持续成长的公司并不多。投资者买基金,实际上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再把这些钱,换成他们认为未来5年到10年最具成长性的行业,然后在这些行业里面找到最具确定性、竞争格局最好的公司。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耐心持有基金,然后等待这些公司未来业绩高增长带来的回报机会。
深圳一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持仓时间短等非理性投资行为,是导致个人投资者收益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这也意味着投教和陪伴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基金公司也需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建议基民选基时应重点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产品投资策略、波动率和回撤等因素。
超六成基金经理
对明年上半年偏谨慎乐观
在该报告中,基金经理还分享了对2022年宏观经济、市场行情的看法。展望明年上半年,超六成基金经理并不持有悲观预期,整体态度偏谨慎乐观。
对于202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走向,53.7%的基金经理认为会呈现相对偏松的状态,另有38.2%的基金经理认为会维持中性偏稳。
权益市场方面,75%的股票型基金经理认为2022年A股市场会实现正收益,六成基金经理预计收益区间会在0-10%。
六成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的微观盈利提升是2022年上半年 A股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宽松的货币环境(约45%),其余选项如估值抬升、外资流入等获得的投票不到20%。
板块方面,科技、制造行业的表现最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