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盛基金的郭堃交流完后,刚刚认为,郭堃的投资体系就是两个关键词:分类和比较。
郭堃通过分类思维和比较方法的穿插使用,从三个层面构造起了自己的投资体系,下面我们来进行剖析。
1
层面一:在全市场对成长型和周期型股票进行分类和比较
首先,郭堃把所全市场的股票进行分类,分为两类:一个是成长型的,一个是周期型的,然后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配置,构造一个偏成长、偏均衡性的全市场组合。他认为,不管在任何阶段或任何时候,其组合里都是以成长为主,周期为辅。
在他的组合总成长型股票会占到仓位的70%-90%,周期型股票占到10%-30%,成长型股票和周期型具体的仓位,会根据市场估值的变化进行比较,不断做出动态的调整。
对于估值的判断标准,对于成长型股票,郭堃会看重其业绩增速和市盈率之间的匹配度。对于周期性股票,比较难以参考具体指标,通常他喜欢用银行股PB(市净率)进行参考。
两者之间的动态调整具体分三种情况:1,当成长型股票和周期性股票都比较低的时候,组合仓位会向成长型股票倾斜。2,当成长型股票估值比较高,周期型股票估值比较低的时候,组合仓位会向周期型股票倾斜。3,当成长型股票估值比较低,周期型股票估值比较高的时候,组合仓位会向成长型股票倾斜。
郭堃举例,比如在2018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处于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全市场所有的行业(不管是成长还是周期)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低估的状态,当时组合选择是把更多的权重往成长型股票方向偏移。之后成长型股票在2018年这个底部走出来之后,在2019年、2020年两年都有一个大幅估值修复,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组合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在2020年疫情之下,全球流动性都很宽松,成长型股票值水平又继续进一步的上扬。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时候,成长性行业相对于周期行业来说,估值溢价达到了一个特别高的状态。这个时候周期股的投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组合仓位就开始向这方向进行倾斜。今年2月份开始,周期股票开始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走出来一波不错的行情。
刚刚认为,分类思维就是依据不同的特征和性质将无规律的散乱的事物分门别类,从而发现和找出其内在的某种规律的过程和方法。郭堃在自己投资组合的第一层面将全市场股票进行了分类,然后两类之间再进行比较,动态调整比例,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确实很实用。
2
层面二:在成长型和周期型股票内部进行分类和比较
郭堃在对全市场股票完成了成长和周期这两个大方向分类,同时确认好两者仓位比例后,接着会在成长股内部和周期股内部去做进一步的分类,以及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进行比较,动态调整行业比重。
对于成长型股票,他会把整个成长型行业定义为三个大的板块,每个大的板块里面会有一些细分的行业。
第一个就是成长型的制造业,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的标的。
第二个就是大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商业、零售,再加上医药。
第三个就是TMT,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传媒、通信。
对这三大板块,郭堃没有偏好。他所设定的仓位中枢就是这三个大的板块各占仓位的1/3。然后通过对于行业景气度和估值的配比情况,动态调整行业的比重。
郭堃举例说,比如大消费其实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表现、就开始很好了,2017年也表现很好,在2018年医药是表现最强的行业,2019年、2020年又轮到了消费表现,TMT、半导体在2019年,包括2020年上半年表现也都很好。产品仓位的行业动态调整就是要跟上这样的轮动,在比较中追求最优的性价比。
遇到非常好的机会,郭堃是敢于下手的,他曾经把某个行业的仓位提升到25%。他回忆说:“2020年年终的时候,全球疫情很严重了,大家对新能源车发展有很大的担心。当时那个情况下,该行业也出现一个极低的估值。一些光伏龙头公司估值只有 20倍PE左右,这个性价比是非常高的。我在当时就会把更多的权重往这一块去做一些倾斜,后面果然取得很不错的超额收益。”
对于周期型股票,郭堃同样也进一步做了分类。他把周期板块分成四类,对于看好的细分周期行业,最高仓位可以到10%,下面说一下具体的分类和他的投资思路:
第一类是偏大宗周期品的周期型股票。郭堃认为,大宗周期品更多的可能是跟宏观经济的关联程度比较高,有很多甚至是一个全球定价的大宗周期品。所以投资中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于这一类,郭堃的策略是放弃。
第二类是相对来说估值比较低的股票,比如说银行保险这种金融的板块。对于这一类的股票郭堃的定义是用来对冲整个产品的估值风险,以防守作用为主。
第三类是有自身的供需逻辑的行业,比如畜牧业等,本身跟宏观经济的关联程度会有但不紧密,主要是通过自身供需框架去分析。对于这类的标的,郭堃的策略是顺应周期,买在左侧低点,在周期的高点卖出。
第四类是偏周期性的制造业,比如工程机械、机器人等,这个类型的周期和该产业投资额度相对来说关系比较大的,对于此类的投资,郭堃的策略是顺应周期,买在左侧低点,在产业投资总额达到高峰时卖出。
郭堃投资体系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在大的分类的基础上继续分类,分类完成后,继续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动态比较,寻找最优方案。刚刚认为,第二个层面是第一个层面的有机延续,也体现出了郭堃投资方法论逻辑的一惯性和严谨性。
3
层面三: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长期持有
郭堃认为,第一、第二个层面主要是做板块或者行业之间的比较,因为产品投资组合是一个偏均衡性的组合,所以从更长期去看,还是要从各个行业内部去选择有持续的超额收益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去兑现收益。所以精选个股这个层面,是花去他最多时间和精力的。对于心仪的个股,郭堃同样是敢于重仓的,可以买到8%左右。
和其它基金经理一样,郭堃会考虑行业和公司经营的问题,比如希望公司处于一个景气度高、需求端旺盛并且持续高速增长、竞争格局清晰的行业;标的公司处于行业中的头部,在研发、成本控制、规模、资金能力、融资能力等各方面都比同行业竞争对手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但是郭堃最看重的是公司治理,他的原话是:“公司治理是一个考察投资标的的长期问题,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关键因素。”对于公司治理,他主要考察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股权结构,他一般会深度研究上市公司从成立起所有的股权变化情况,以及确认目前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科学,有无隐患等。
第二方面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他除了看重管理层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外,在行业处于逆境中或者大环境不好的时候,管理层能否坚持初心,有无韧性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
第三方面是企业的利益分享机制,他认为随着公司做大做强,必须要不断引入外部人才,这些人才能否融入进公司,公司有无科学的利益分享机制留住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方面是实控人的风控意识,他认为很多上市公司实控人不专注主业、从事多元化经营、甚至在金融市场进行豪赌等行为,对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风险隐患。
郭堃对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情况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广度的调研和深度的时间观察来完成。
广度的调研是指,郭堃不仅仅会调研访谈上市公司的高管、事业部负责人、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等,还会通过多个途径,访谈第三方行业专家、甚至是上市公司的离职员工,以期获得更客观全面的信息。
深度的时间观察是指,郭堃的重仓股,一般都是观察跟踪了几年以上的上市公司,他认为通过时间的沉淀,能够看得更清楚,而对于新跟踪的标的,他不会轻易买成重仓,而是要通过更多时间去验证。
对于看好的个股,郭堃是非常坚定的。在操作中,他不设止损线就是最好的证明。郭堃认为:“只要看好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股价下跌其实是更好的买入机会。”
对于卖出,郭堃认为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买入逻辑发生了变化,对于这种情况,他会在第一时间坚定卖出;第二就是标的公司的股价涨幅到了预期,这时候他会控制好节奏,根据市场的情况,逐步卖出。
郭堃简介
长盛基金副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研究部新能源和家电行业分析师、制造业研究组组长,对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消费、互联网+等经济转型期崛起的新兴产业和相关公司有深入研究。任职基金经理以来,管理多只基金产品,整体业绩表现出色。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长盛同盛成长优选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5.11%、0.94%、-27.60%、7.32%、-22.25%、23.23%、87.52%、15.6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9.26%、8.83%、-4.24%、10.65%、-9.62%、19.92%、15.20%、-0.20%。数据来源:长盛同盛成长优选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4 年11月5日至2021年9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