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基金经理的后援团说起
来源:FUND部落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
以前,人们茶余饭后聊的多是明星八卦,现在基金成了热门话题,上了热搜。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成为流量明星,粉丝们为张坤、刘彦春成立了“后援团”。基金经理也“出圈”,成为投资者追捧及讨论的对象。
公募基金显示出空前的吸引力。90后、00后都开始进行基金投资,有的“90后”表示,不聊基金没办法社交了。“饭圈”文化也经由他们的传播进入基金圈。但关注度高了,一些不理性的行为也开始出现。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IP是基金公司一直以来想要打造的目标。从之前的王亚伟、王茹远到现在的张坤,基金公司通过打造基金经理个人IP,树立标签,在投资者心中产生“锚”,让大家投资时在众多基金产品中能第一时间想到他。
这是提升公司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方式之一。基金获得认可的方式或许不同,但是,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应该始终以投资业绩为自己工作的核心,不辜负投资者的拥戴,对得起自己的名气。
创金合信基金副总经理黄越岷直言,一方面,这是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的自然现象。基金经理们勤勉尽责地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收获了很多投资者的信任。在后粉丝援团的助力下,投资者和优秀基金经理的互动进入更良性的状态。另一方面,此现象背后有可能会衍生出一些狂热的、非理性的粉丝,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这是行业要面对的新情况,监管机构、媒体和基金从业人员都要关注。
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负责人表示,基金经理成为流量明星,一方面是因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因素影响,就是常说的“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此外,这一现象也说明基民更加年轻化,全民买基意识逐渐觉醒,基金作为大众化理财产品的接受程度愈发提高。但也应该注意到其中的弊端,比如投资者的心理可能会因为基金净值带来的收益浮动产生变化,基金经理及其基金公司可能变成他们吐槽的对象,基金经理要面对新的舆论压力。
“在投资基金时还是需要清楚,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即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有其适合和不适合的风格;二是投资需要理性和谨慎,口号式投资将复杂的投资简单化,很容易造成投资决策上的失误。”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提醒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