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央行率先决定降息,美联储出其不意大幅降息50个基点,阿联酋、沙特、中国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纷纷跟进,那么,中国央行呢?暂时没有直接跟进全面降息,而是召开重磅会议,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释放LPR改革潜力。
目前来看,在“LPR还是固定利率”这道选择题面前,央行选择了LPR。而且根据央行的公告,当前买房一族在还贷时也可以在“LPR和固定利率”中进行选择。到底两者有什么区别?买房族该怎么选呢?
1
以往谈及的降息,就是降低固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般来说,存款利率下降,人们的存款意愿降低;贷款利率下降,人们的贷款成本更低、贷款意愿更高。人们少存款、多贷款,市场上资金增多,可以鼓励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从“降低存贷款利率”到“实体经济”的传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毕竟基准利率只是参考,银行在决定以多少利率贷款的时候,会适客户的资质根据基准利率上下浮动。一般来说,会给信用好的优质客户更大优惠,给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更高的贷款利率。
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处于最危险境地的反而是中小企业,如果无法较快地以较低利率从银行贷款过冬,往往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实体经济会受到较大影响。经济不景气,降低固定利率传导滞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央行希望将贷款利率的宏观调节转变为市场调节,因此推出了LPR,也就是“贷款基础利率”,虽与“贷款基准利率”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和操作方式却完全不同。
2
LPR,也就是贷款基础利率是如何诞生的?
✰ 不由央行直接说了算,而是由18家有代表性的银行对利率进行报价,然后取18家银行报价的平均值,在每个月20号公布这个平均值,就是当月的LPR(类似于原来的基准)。
✰贷款利率落实到具体各个地方银行,就是以这个平均值作为参考依据,根据自身情况来加减点定价(类似于原来的上浮、折扣)。
以“苹果的定价”做个简单的类比——
贷款基准利率的确定过程就相当于,厂家给所有经销商一个苹果零售价,然后经销商参考零售价售卖商品,遇上好的客户就在零售价上打个八折,遇上实力不太好的客户在零售价上上浮再卖出去;
贷款基础利率的确定过程就相当于,厂家不给零售价了,而是由18个具有代表性的经销商根据对待优质客户的实际售价来进行报价,将18家经销商的价格进行平均,然后给其他经销商进行参考。
LPR改革后,将LPR报价与MLF操作利率直接挂钩,且要求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通过18家银行针对优质客户的定价结果,为暂时不具备定价能力的中小银行提供贷款定价参考依据,实现对于整体贷款利率的传导,倒逼资金成本定价方式更加市场化。
需要提醒的是,LPR更加市场化,并不能等同于降息,它是上下浮动的,当市场进入加息周期时,LPR也会基于经济周期和市场实际情况向上浮动。
3
LPR改革后,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房贷会怎么变?
根据央行发布的公告,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国内“房贷族”需要对此做出仅有一次机会的选择:固定利率or挂钩“LPR+加点”浮动利率?选择不同的还款方式,将影响到每位房贷族每月的月供。
简单说,如果选择固定利率,房贷将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如果选择“LPR+加点”浮动利率,今后的房贷利率会随着LPR变化。LPR每月公布一次,可升可降。加点数值等于把原合同当前的执行利率水平减去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即4.8%,加点数值确定后,将一直固定不变。
举个栗子——
张先生在2019年时买了一套房子,需要还贷30年,当时5年期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为4.9%,张先生也争取到9折优惠,则其2019年的实际贷款利率为4.41%。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则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如果选择转化为LPR,根据银行政策,参考2019年12月份的LPR利率,即4.8%计算,张先生此次调整后的加点为4.41%-4.8%=-0.39%。加点确定后,将一直固定不变。
到了重定价日,张先生的房贷利率经重新调整应为当时最新的5年期以上LPR加上-0.39%。如果那个时候的LPR下降为4.7%,那么实际利率为4.7%-0.39%=4.31%,还款将变少;如果那个时候LPR上升为4.9%,那么实际利率为4.9%-0.39%=4.51%,还款将变多。
基于以上计算,如果买房一族认为以后LPR会降,那转换成以LPR为基准加点形式可能更有利。
业内人士分析,在利率下行周期中,转为以LPR为基准的贷款是有利于借款人的,可以享受到LPR下降带来的政策红利。不过,降低居民支付的资金成本,但并不代表对“房住不炒的放松,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很多,LPR变动对于两者都构不成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