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财信
来源:壹财信
作者:苏向前
2021年元月,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已经一扫去年的颓势而排名上升,但是也有基金从去年至今一直业绩不佳,成立于2010年底的老基金长城双动力就是其中之一,同类排名垫底。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长城双动力最终的净值增长率仅仅为1.62%,其在同类的基金中排在倒数第二位;2021年元月至今,长城双动力所实现的净值增长率约为-10.90%,其在同类的基金中排在倒数第一位。从规模来看,这只目前状态显示开放申购和开放赎回的基金在去年末的规模仅为1.85亿元,不知为何这只基金迟迟没有起色呢?
双人合作业绩均不佳
经验短缺或是致命伤
天天基金网的数据表明,自从2019年10月24日以后,长城双动力的基金经理就一直是尤国梁和龙宇飞,其中尤国梁的累计任职时间刚满1年,而龙宇飞的累计任职时间稍长,但是也不到3年半的时间。除去长城双动力外,两人还搭档管理了长城久嘉创新成长。
首先看任职时间稍短的尤国梁,他于2019年8月加入到长城基金,目前在公司管理的基金仅有双动力和久嘉创新成长这两只。除去这两只基金外,龙宇飞目前还单独管理着长城消费增值这只基金。从这只基金去年四季度的调仓来看,可能相对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虽然基金经理配置了大消费中的众多热门标的股,但是除去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等少数几只外,其余股票基本都不是细分赛道的龙头,同时也没有重点抱团白酒和医药两大主赛道,因此去年全年的涨幅比较平平,最终凭借不到5成的收益率,在同类的988只基金中排在第667位。
更大的问题还是在两人搭档管理的两只基金上。首先看长城久嘉创新成长,作为一只可以归属于科技创新主题类的产品,该基金基本还是严格在契约的范围内配置股票。对比基金的三季报和四季报十大重仓股,基金经理仅仅是用紫光国微和华峰测控替代了上一季度财报中的中环股份和安集科技。同时把上一个季度中多只持股比例超过9%的股票比例稍降,四季报中仅有斯达半导一只重仓股被持仓的比例超过了9%。就斯达半导来说,该股目前2021年的跌幅已经达到7.19%,并且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均为清一色的半导体类股票。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两人真的是擅长科技类赛道的基金经理吗?如果从上述龙宇飞管理消费主题基金来判断的话, 或许更擅长科技股投资的应该是尤国梁。不过从长城双动力的具体情况来看,四季度似乎第一重仓行业还不是科技股,《壹财信》发现军工股才是两位基金经理的最爱。
从基金契约的投资目标来看,该基金是充分挖掘上市公司从内生性增长到外延式扩张过程中产生的投资机会,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仅从字面的意思理解,该基金并不区别投资于蓝筹股还是成长股,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基金应该是偏向了成长股一方。
青睐军工股或择时失败
或受基金规模下降逼迫
从长城双动力四季报来看,跟三季度对比,第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降低了持有券商股的占比,三季度时基金经理持有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招商证券、兴业证券等四只券商股,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席位。但是在基金的四季报中,我们仅仅看到了东方财富和招商证券,并且招商证券还是排在了第十大重仓股的位置。
在券商地位下降的同时, 《壹财信》发现基金经理对军工股的配置逐渐抬升,比如航天发展从上一季的第六位一举升到本季的第一位,同时航天电器、航发动力和三角防务也在十大重仓中谋得了一席之地,总体的重仓家数也是接近半数。从几只军工股的走势图和最终组合业绩较差的情况来看,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基金经理是追高倒在了半山腰上。
从长城双动力的规模变化来看,该基金在2015年和2016年都曾有过突破10亿元的闪亮时刻,但是从2017年到2019年则大幅度后退回到4亿元以内,去年年末的最新规模更是仅为1.85亿元。在规模回到2亿以内时,如果是血气方刚的基金经理或许会选择重仓看好的单一行业背水一战,就如同2019年的刘格菘和2020年的赵诣。
《壹财信》却发现,即便说基金经理看好军工股走势,但是四季报中所配置的第一大重仓股航天发展占净比不过为6.19%,今年1月份军工指数下跌大约8.31%,长城双动力的排名更是跌至最后一位,接下来或许是长城基金应该作出改变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