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投资带来的钢铁产业机会分析

发布时间: 2020-03-06 08:58:13 来源: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华宝财富魔方

1. 事件:中央定调加大“新基建”投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3月4日央视新闻网对“新基建”进行了简单概况,它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基建投资历来是钢材的重要消费点;但区别于过去把铁公基作为基建投资的重点,本次提出的“新基建”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想对新基建与钢铁相关的几个重点领域分析研究,探讨新基建投资的加大能否给钢铁产业带来机会空间。

2. 特高压投资加大将拉动电工钢需求增长,但存在一定滞后性

从我国电力行业和国家电网的投资趋势来看,2016年是我国电力投资的高峰;电力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5539亿元,同比12.51%,国家电网资本性支出4181亿元,同比7.15%。之后出现下滑,连续三年负增长,这主要与特高压建设相关,2014-2016年国家电网保持年均5-6条特高压项目建设,而从2017年开始每年项目只有2条,这也引发相关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家电网资本性支出的全面下滑。

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印发了公司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工作任务详细规划了电网建设、输配电成本、增量配电等十大类31项具体工作内容,其中电网建设部分内容再超预期。同时在此之前的2月7日,国家电网发布了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十二项举措,其中三项涉及有“电力超级快递”之称的特高压工程,相关投资近1000亿元。除了此前年份公布的开工项目,国网在本次任务通知中明确年内还将加快推进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等5交2直共7条特高压工程,并加快推动闽粤联网等多项电网工程的前期工作。按照2014-2016年间年均核准特高压建设线路5-6条来推算,2020年的特高压投资将超过过去的高峰,由此也将进一步带动电力投资回升。

从与电网投资相关的电工钢消费需求来看,2014年国内消费751.5万吨,同比2.6%;2015年738万吨,同比-1.7%;2016年759万吨,同比2.8%;2017年893万吨,同比增长17.7%,整体看上一轮电网投资加大到传导上游对用钢需求拉动有一定的滞后性。尽管2017年之后受新能源汽车、家电等行业拉动,电工钢需求维持增长, 2019年达到979万吨,同比6.6%。尽管2020年特高压带来的电网投资加大,但2020年电工钢需求预计整体延续2019年的增速,需求明显的增长在2021年才会显现。

3. 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作为传统基建的一部分,拉动铁道用钢增速消费回升

铁路投资包括城市轨道投资作为传统的基建投资的一部分,过去一直是逆周期、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从国内铁路投资趋势来看,2015年是固定资产投资高峰,全国铁路投资7729.9亿元,同比0.6%;2015年中国铁路集团总公司资本性支出7681.7亿元,同比增长0.7%。之后铁路投资呈现企稳的趋势;2019年铁路投资8020亿元,同比-0.1%;中国铁路集团固定资本性支出7511亿元,同比-1.2%。如果从铁路投资细分来看,2019年新增高铁里程约4000公里,新增普通铁路营运里程约4000公里;从里程变化趋势来看,2019年高铁投资下滑,普通铁路投资上升。由于城际铁路以高铁为主,它的投资强度高于普通铁路。如果2020年加大对城际铁路的投资,将直接带动整体铁路投资的快速增长。

从城市轨道投资来看,2018年全国城市轨道固定资产投资5470亿元,新增里程729公里。2019年全国城市轨道总里程达到6730公里,新增969公里,以此测算2019年城市轨道投资在7200亿左右,同比32%。但考虑到地方财政压力较大,2020年城市轨道投资很难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增加,预计基本持平。

从国内铁道用钢消费来看,2017年343万吨,同比20%;2018年344万吨,同比0.5%,2019年359万吨,同比0.4%。与铁路、城市轨道投资时间点也存在一定滞后性。

整体来看,受铁路投资加码、城市轨道投资基本持平的拉动,预计2020年铁道用钢比2019增速小幅回升,需求明显的增长也有滞后性;但明年这两块投资加大对普通的建筑用钢有一定支撑。

4. 参考大河经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钢企打开大幅提升效率的空间

大河钢铁,坐落于美国阿肯色州的Osceola镇。是由美国科氏工业集团、TPG、阿肯色退休教师基金共同投资10亿美元建设的一家现代化短流程钢铁企业,占地5.26平方公里。其主要产品包括热轧、酸洗、冷轧、热镀锌和电工钢,目标市场包括汽车、能源等行业。2016年春天投产一期工程时,年产180万吨钢左右,吨钢投资约4100元。

大河钢铁是完全按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理念来对生产制造、原料采购、市场营销进行重构的钢铁制造企业;员工生产效率达到产钢量3720吨/人,采购库存风险降低23%至26%。是一家高效、高质的钢铁公司。

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提升钢铁制造效率:大河钢厂与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人工智能公司Noodle.ai 及EFT合作,将人工智能与其机器自学习的算法结合成“TheBeast”的工业操作平台,平台利用不断积累的数据来帮助钢厂优化生产和维修。BRS 全厂安装有超过5万个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金属成份、磨损等信息,通过分析预测设备的故障周期,同时也预警维修的时间,从而避免设备的故障和停机,提高制造效率。

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升产品质量。大河钢铁采用SMS的自主智能制造系统,通过生产计划、设备状况和产品质量之间实时信息交互和数据收集,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数据驱动整个系统紧紧围绕“产品质量、设备状态、工艺参数”来进行通过对产品质量相关数据的记录、同步、处理,实现钢卷的数字化——每个钢卷都可以同步追溯到炼钢、板坯、热轧、冷轧等各个工序的信息。所有的质量判定及原因查找在2-12小时内完成设备状态包含设备状态、功能精度、仪表、环境等,判断设备状态与环境变化的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各台设备运行状态及功能精度进行诊断、判断,给出运行条件的相关信息,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基于大数据和AL算法,降低采购风险:大河钢铁通过收集超过2000种内、外部数据源,包括各种金属、股票、原油、房屋、大陆螺纹钢、谷歌数据引擎等,通过AI算法能够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废钢价格走势,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商业措施以降低商业风险,提升库存周转。据测算,通过借助大数据和AL,大河钢厂的采购库存商业风险可以从23%降至6%。

生产效率提升,实现人员配置减少:在大河钢铁内,贯穿整个工厂的自动化设施,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用少量员工完成大量产出;每个工厂只设1名工厂经理,全面负责生产和设备;每个人都是本机组的全能工;入口均不设操作室,每个操作室基本配置一名员工。大河钢铁员工人数435,人均产钢量3720吨,员工年薪7.5万美金以上。公司组织体制、岗位配置极其精简高效。

对标大河钢铁的,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钢企打开了生产效率提升空间。

2018国内钢铁行业员工效率为人均粗钢产量407吨,大部分上市公司人均粗钢产量都在1000吨以内,从大河钢铁的员工效率来看,大部分钢企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从国内钢企的营运能力来看,近年钢企在产成品运营周转上有所提升,2016-2019年分别是24.44、26.76、24.86、27.7。但在原材料库存周转上不升反降:2016-2019年,分别是12.89、13.5、11.8、11.97。

从2015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陆续有15项目纳入工信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提升示范项目清单。随着近三年来行业盈利的逐步回复,钢企的财务实力都得到较大提升,完全具备实力推进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大相关方面的资本性支出。

5.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继续关注具备区域优势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的综合性钢铁公司:华菱钢铁。建议关注高分红、低估值、且未来资本性支出较少的长材类上市公司,关注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或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且边际贡献高的特钢类上市公司。

6.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时间较长,宏观经济持续走低,钢材库存处于持续高位,房地产、基建、汽车、家电等下游需求大幅下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