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基金发行重“量” 更需重“质”

发布时间: 2022-03-07 08:58:54 来源: 中证报

2021年,新基金发行只数创历史新高。2022年年初,监管部门又进一步提高新基金备案速度。但上季度以来,基金发行市场已经明显降温,部分基金募集甚至出现延期。在基金发行日益市场化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须警惕陷入发行重数量轻质量的怪圈,应将重点放在能真正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上来。

新年伊始,监管部门进一步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缩短新基金注册时间。新基金发行从最初的核准制到注册制,监管机构持续提升注册效率,使得基金发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虽然新基金批文早已不再稀缺,但基金公司“重首发、轻持续;重数量、轻质量”的老问题并未出现多大改观。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金公司的“规模饥渴症”。在大多数股东仍以规模考核基金公司管理层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甚至提高规模就成为基金公司的首要目标。而新基金发行始终是基金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虽然2021年银行渠道引导基民“赎旧买新”的销售模式有所降温,但新基金发行对渠道的激励力度最大。所以可以看到,大多数基金公司都将发行档期排满,发行周期则一缩再缩,甚至部分头部基金公司都会出现产品发行不成功的现象。

基金公司“拼首发”多少还源自行业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基金业是个不大不小的圈子,基金公司的高管大多互相认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对自家发行的新产品格外看重,生怕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栽了“面子”。可以看到,头部公司之间互相“对标”,银行系公司之间互相“对标”,一家发行了某个创新产品,另一家也一定要发,即使首批赶不上,也要抢第二批。归根到底,新发产品的背后是利益,是规模,也将最终决定基金公司的座次。

实际上,监管部门在缩短基金注册时间的同时,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产品注册质量,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始终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优化产品设计,充分评估产品申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切实加大高质量产品供给,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和实体经济金融需求。

可以看到,能真正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新基金仍然供不应求。一个典型案例是,2021年两批REITs产品,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在抢购。从这个角度看,高质量发展,才是基金发行市场的正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