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情起起伏伏,能上车吗?

发布时间: 2022-03-20 18:59:47 来源: 市场资讯

近段时间,自中药之后,医疗器械板块也进入了大众视野,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上周五,医疗器械指数(159883)大涨4.20%(数据来源:Wind,2022.1.14),而本周则连跌三天(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7-1.19)。很多投资者关心,近期为何出现这样的震荡?医疗器械板块的行情还能持续吗?投资价值又如何呢?

我们首先来看,医疗器械是大医药赛道的一个细分板块,指向的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等相关物品,新冠肺炎检测所需的产品也在其中。

考虑临近春节,返乡潮驱动下核酸检测及疫情防控等需求爆发,市场对新冠肺炎检测需求激增,结合近期稳增长和降息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市场赚钱效应提升,行业轮动加剧。到了本周,疫情预期持续催化,叠加海外加息股市大跌影响,医疗器械板块也进行了部分调整。

Wind,医疗器械(申万)指数走势,2021.1.1-2022.1.19Wind,医疗器械(申万)指数走势,2021.1.1-2022.1.19

从中长期维度看,国产替代和创新升级仍为板块的核心驱动力。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中国医疗器械市场8118亿元,同比增长15.5%,为全球增速的3倍。而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我国产品国产化率较低,较为依赖进口。

一起听听经理怎么说

永赢基金 万纯

“医疗器械行业长期或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2020年,由于疫情催化,海外市场对高性价比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凸显。

从需求端看,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政策支持下,中国创新医疗器械需求总量稳定提升,器械产业发展配套政策趋于完善。

从供给端看,国产器械依然面临着“渗透率低”以及“国产化率低”的问题,未来空间很大。同时,新兴的医美产业最高附加值阶段属于医疗器械板块,颜值经济意识的觉醒,将提升这一领域的渗透率。

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升级趋势未来将逐步迎来收获期,加速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并有望逐步打开海外高端器械市场空间,对这个行业的未来,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也就是说,备受关注的医疗器械,背后具有长期发展逻辑。不止如此, A股市场上,医疗器械板块扩张也非常明显,我们来看看阶段成果。

2021年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总数创新高

从数据来看,去年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数量创出新高,总数达143家,总市值达到25883亿元,仅2021年,上市医疗器械企业就新增了37家(数据来源:Wind)。要知道,A股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482家,大类生物医药板块企业数量为51家,其中近一半均为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 Wind,截至2021.12.31数据来源: Wind,截至2021.12.31

2021年A股械企IPO募集金额同比翻倍

2021年新增械企IPO募集资金达596亿元(A股257亿元,港股339亿元),单个企业的平均IPO募资金额高达16.1亿元;2020年、2019年的新增械企IPO募集资金分别为288亿元、157亿元(以上数据来源:Wind)。除此之外,截至2021年末,A股医疗器械总市值同比增长6.9%(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

数据来源:Wind,2021.1.1-2021.12.31数据来源:Wind,2021.1.1-2021.12.31

医疗器械行业,正在“高速奔跑”,而板块估值则处于历史低点。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当前的PE-TTM为27.57,位于历史0.68%的分位点(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9)。

相关基金

医疗器械的指数基金并不多见,如果你想要了解这一赛道投资机会,不妨关注医疗器械ETF(159883)及其场外联接基金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A:013415 C:013416)。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医疗器械ETF及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属于中风险(R3)产品,风险等级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敬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制。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材料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材料,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

你的好友小赢拍了拍你

并请你帮她点一下“分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