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内经济与流动性展望
1.1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季度边际好转
海外方面,疫情增长迅猛,欧美等开始大面积限制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欧美经济陷入短期衰退,叠加股市剧烈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海外短期进入阵痛期。
受疫情影响,国内一季度经济明显承压,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全面回落。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3.5%(工业占比3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5%,社融零售品总额增速-20.5%。考虑到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3%以及建筑业等同时面临负增长,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为0%或负增长。从基建和地产增速来推算,1-2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6.3%,基建投资增速-26.9%,此外,2月建筑业PMI为26.6。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一季度是一个洼地,预计二季度开始经济有望恢复,但增长动能仍受到一定抑制,全年完成翻一番目标难度较大。
驱动二季度经济恢复的动能,主要有三个:复工复产、一季度压抑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稳增长政策。
复工复产正在加速推进。工信部表示,全国除湖北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95%。发改委表示,目前重点项目复工率持续上升,已经从2月6日的2.3%上升到89.1%。
消费方面,汽车、家电、手机等耐用品,以及房屋销售等一季度受到明显压制,普遍出现30%以上下滑,但这些商品消费不会消失,二季度开始预计逐步释放。旅游、餐饮等消费可能只能恢复一部分。
政策方面,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均在发力。财政部表示,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一般债券5580亿、专项债12900亿,各地也在催促企业复工赶工。
但经济的恢复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当前海外疫情显著扩散,输入型病例的压力增加明显,对外出旅游等消费意愿会受到抑制,即使消费刺激措施出台,其效应也会打折扣。
二是海外疫情下,全球需求下滑明显,出口订单明显回落,企业虽然复工但订单下滑,复工与生产效率等受到影响。
三是政策定力仍较强。主要原因还是财政比较困难,各地方政府在土地收入减少情况下,以及财政纪律约束下,可以动用的资源有限。
整体来看,在国内外疫情冲击下,2020年经济压力较大,节奏上前低后高,具体增长情况要看疫情演化,以及两会对经济目标的定调。
1.2 通胀:逐步回落
中国2月CPI同比5.2%,高于预期,回落幅度有限,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高企,2月食品同比21.9%,创新高,其中猪价上涨是主要驱动力。但非食品和核心CPI均明显回落,显示广谱的价格上涨压力比较小。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油价大幅下跌,以及国内供给逐步恢复,预计通胀压力会系统性缓解。通胀数据的未来变化,一定程度上将使得货币政策受到的限制更少,有利于宽松的推进。
PPI方面,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低位徘徊,近期油价暴跌,对整体能源化工品构成较大压力。此外疫情导致商品需求减少,有色黑色等工业品也面临下行压力。整体来看,PPI预计低位徘徊。
1.3 宏观政策:财政积极,货币宽松
2月21日的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中央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定调,要求两个“更加”,凸显了稳增长的迫切性。
财政方面,专项债额度预计进一步上调,赤字率也预计会上调,具体要等到两会确定。财政部表示,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一般债券5580亿、专项债12900亿。
货币政策方面,针对疫情,央行设立了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和增加5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定向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此外,2月以来,央行先后降息和降准,其中2月3日和2月中旬,分别下调了10BP的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和LPR利率。3月13日,央行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资金。
地产政策方面,坚持房住不炒,但也注意因城施策,部分三四线地区政策有所放松。
整体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稳就业导向下,政策趋于积极,但也有较强定力,大幅刺激目前来看可能性偏低。
二、 权益市场展望
2.1 市场判断:整体偏乐观
疫情带给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超出预期;期间美股四次熔断,出现一些恐慌性抛盘。美股自高点回落30%有余,基本吞噬特朗普上台后的所有涨幅。而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国内金融市场本身较强的抗风险能力,A股市场的波动明显小于海外其他股票市场表现。
我们认为经过2-3月份的调整,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很可能已经过去。未来,美股受经济影响,存在继续调整的概率,但较难再现过去两周连续四次熔断的情景。而伴随国内经济的逐渐改善,尽管企业盈利预期有可能进一步下修,但是投资者信心有望向上修正,尤其是在全球央行进行了非常规货币宽松以后,投资氛围会渐渐乐观起来。
从跨年度的时间周期看,未来每一个季度都将可以看到企业的环比、同比增长。基建相关的修复速度快一些,可持续性差一些;消费修复速度慢一些,但修复(上升)周期可以持续2年以上。这对于投资而言,是极为难得的时机。
目前潜在的风险在于,全球疫情的最高点还未到来,国内也有可能面临输入型病例带来的二次疫情风险;同时疫情对于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出来,这些都是投资需要警惕的。
2.2 配置建议
基于以上预判,我们看好的潜在投资机会是:
1. 受益于政府投资的基建,包括建筑、工程机械等传统机械,也包括IT、5G、电气设备等新基建;
2. 受益于政府政策性驱动的科技,比如新能源汽车等;
3. 根据“一城一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望边际放松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
三、债券市场展望
如果以三个月维度来看,我们预计利率将下行,随后如果疫情得到控制,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利率将触底回升。
疫情是当前影响债市的核心因素。在疫情未得到控制之前,各国经济难以恢复正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维系。即使疫情得以控制,宽松政策也会延续一段时间,来呵护经济动能。
海外政策方面,美联储显著加大了宽松力度,3月以来,美联储将利率从1.5%下调至0%,QE规模7000亿美元之后,再次表示将“按需”增加QE规模,实际上承诺了无限量宽松的前景。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至0.8%附近,中美利差扩大至180BP的历史高位,全球利率低于有利于国内债市表现。
中长期来看,我们预计中国处于降准降息周期之中。2019年11月的MLF降息即是一个开始,降息周期的判断,主要因为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速换挡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下行与高杠杆同时存在的背景下,宽货币低利率是必不可少的,利率下行是未来几年的趋势。
对于债市,风险因素有三个:一是疫情得到彻底控制,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二是财政和地产刺激力度过大;三是央行定力过强,流动性状况出现扰动。
目前来看,疫情短期得以控制概率较低,因此短期债市面临的基本面环境是不错的。但3个月后控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各国对开始采取大力度的措施,天气升温等也有利于疫情控制;
财政和地产刺激力度,依赖于政府的定力,这个取决于两会定调;
货币政策方面,我们预计虽然有一定定力,但主要体现在货币数量的控制,利率等方面不会过度控制。
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债市仍具有较好的短期机会,中期由于经济恢复正常,可能会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但大的牛市环境也没有变,长期来看,利率仍趋于下行。
信用方面,整体性价比有所下降,信用利差偏低,预计会继续分化。高等级债券越来越稀缺、受到追棒,跟随利率债联动,而在经济压力与信仰松动之际,低等级债券则会面临很多压力,内部会分化。对于产业债而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弱资质主体融资难度加大,需重视其信用风险。部分消费行业、周期性行业和杠杆较高的企业需要关注。对于城投企业,偿付压力普遍较大,但由于稳增长诉求较高,城投债中短期是安全的,不过区县一级的弱资质城投还是要规避,适当资质下沉即可。
四、货币市场流动性展望
2020年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新年伊始,央行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投放短期资金与税期以及春节期间的取现形成对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并席卷全球,央行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2月3日和4日,央行开展巨量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下调7天逆回购和14天逆回购利率10个BP,并在2月17日下调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10BP,至3.15%,金融市场开市后运行平稳。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于3月16日再次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5500亿元。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资金利率大幅下行,3月20日DR001创历史新低至0.79%,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展望2020年二季度,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各国央行纷纷采取降息、增加流动性等宽松政策,也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留出空间。一季度经济的挖深坑后,预计会有所反弹,但会以何种节奏和力度,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停滞,对于需求端和产业链下游也产生拖累。但是我们也看到,央行货币政策虽然在量上不断投放,但是在价格上却保持相对谨慎,更多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下行引导银行负债成本的降低和实体融资成本的下降。预计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根据疫情的发展和复工复产的进度把握节奏,央行将综合运用结构性工具、降准、MLF、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与财政政策相配合,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市场也将继续保持宽松。同时会通过LPR报价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让银行体系向实体经济让利,助力复工复产服务“六稳”工作。
因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已经位于市场极低水平,隔夜利率已经达到历史极值,未来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较小,但是受制于宏观基本面,短期内宽松仍将持续,因此货币市场策略推荐哑铃型+适度杠杆配置策略,中长端配置一定存款以增厚静态收益,同时防止未来利率反弹时可能发生的负偏离情况,40%逆回购比例额度用足,提供充足流动性,同时配置一定量3M以内到期NCD、信用债,利用极其宽松资金面增加杠杆收益。
免责条款
本报告为研究人员依据公开资料和调研信息撰写,本公司不对本报告所涉及的任何法律问题做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具体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
转载条款
本报告版权归万家基金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