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暴跌,A股、医药何时熬到尽头!

发布时间: 2022-03-27 13:58:51 来源: 市场资讯

懒得看文章的你,现在可以直接听了!!

昨天是我弟生日。

港股,拯救一下2022年的现代男女吧。

昨晚海外集体崩盘了。

说实话,见识过两年前疫情开始的熔断,最近已经比较平静了。目前处于钝刀割肉,患上红绿色盲的状态。看大 A 今天的表现吧,毕竟 A 股老早就反着来了。

以前都说炒股不容易,这几年基民数量激增,基民和股民一样,既要操心宏观经济、又要操心地缘政治,还要操心行业发展。

最近在直播的时候,经常有粉丝问博格一些宏观经济和预测的问题,比如美联储加息对于中国股市和全球的影响?美国经济是不是真的要衰退了?等等。说句实话,这些问题我听起来都非常难回答。

货币市场和经济走势是能靠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或者预测的吗?拍脑袋谁都会,真正深入市场是很艰难的。

彼得林奇曾说过(美国最伟大的投资经理)“事实上,我想总要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能用回顾过往的口吻,告诉你这段时间究竟算不算是经济衰退。记得吗?2010 年、2012 年的衰退,或者 1981 年、1982 年的严重衰退,都是等到事过境迁之后,人们才会给予这段时间一个代表衰退的标签。在此之前,任何短线的猜测都只是猜测,意义不大。”

另外,他还曾在 2008 年的采访中说过,对于新兴市场,在过去 20 年的表现非常突出,比如说他知道中国的 GDP 发展可以达到 8%~9%,说明这个国家有强健的生产力,或许值得投资。

但即使他认为这里有赚钱的机会,但是不该他赚的,他就不会去赚。因为光在美国就有 5000 家企业够他花时间去研究了。

所以说,他一直建议的是人们应该从自己熟悉的市场下手。

那对于我们来说,在目前恐慌情绪之下,与其沉迷宏大叙事,不如做好手头小事。盯住自己的手里已经持有的基金,比如已经亏损的基金有没有背离之前买的初衷?如果没有,那就控制仓位、分批补仓。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事。

昨天和博格讨论了关于【医药面对的问题】:

过去,中国的药企主要靠医药代表向医院推销卖药赚钱。

其实类似医药代表这个角色全世界都有,它的作用本应该是医药公司和临床医生之间的桥梁。因为如果一个药厂要开发新药,需要医药代表对市场上现有的药品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同时,新药上市之后,临床医生并不会马上对新药了解的十分清楚,也需要医药代表对于新药进行介绍,包括药品的成分,副作用等等,以及后续临床实验的结果反馈和改进的方向。所以一个好的医药代表应该是有一定医学背景的。

但中国过去、以及现在仍是以仿制药为主。大家都山寨差不多的药,医药代表也不需要专业背景,所以医药代表在医院之间的角色也就变成了拉关系,跑销售,因为医药代表的提成跟销量直接挂钩。

这样的结果就是卖出去药才有提成,卖不出去没有提成。传统仿制药的成本很低,只要能卖出去大家都赚钱。

现在国家开始提倡医药创新,但起初的创新都是初级的,比如甲公司花 10 个亿可以研究出新药 AAA,乙公司花 10 个亿也能研究出来跟 AAA 效果差不多的 BBB, 如果甲与乙都去参与集采,就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进入集采或许可以收回成本,但如果不集采,那么医药产品管线基本会全部砍掉,也就是直接亏 10 亿。结果就是两家同质化产品的公司相互压价,最后谁都很难赚钱。

未来最好的情况,是大家都不盲目的研发新药了。这个“盲目”,指的是未来中国药企不在国外研究某 A 新药的基础上,一窝蜂的再挤进去做新药 A 的“加工创新”。而是真正研究属于自己的创新药 B,建立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竞争壁垒。

当然,任何新药研发的投入和失败率都是很高的,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实现医药的自主创新,那中国才能诞生真的医药巨头,有序创新才能都有饭吃。

现在,至少对于医药的长期发展来说,能确定的是老龄化社会对于医药需求是巨大的。

望京博格说过,一切亏损源于追高。

在过去一两年,大家想想为啥买了医药,当然博格也持有医药,2018 年底买的,最多的时候盈利 220%,现在就剩下 100%盈利,也跟你们一样难受, 目前在默默的加仓港股医药基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