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红绿灯】应对波动,“避险资产”怎么选?

发布时间: 2020-03-30 19:58:14 来源: 机智姐

近期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海外疫情却加速蔓延。疫情影响波及全球股市,美股10天4次熔断,同时也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和美股关联性较高的欧洲股市、日韩股市等,全球多个国家进入技术性熊市,一时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基于此,咱们本期就来聊聊硬核“避险资产”怎么选?

全球市场多番波折,A股表现较强韧性

近期A股表现出较强韧性。2月24日至3月20日,全球多数股指跌幅超过20%,反观A股,上证综指(-9.67%)与深证成指(-12.72%)表现相对坚挺。

恐慌情绪蔓延之下,全球寻找避险资产,其中中国A股成为不少海外机构一致看好的方向。比如3月1日,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资本市场因新冠病毒而动荡,中国将成为“资产避难国”,并将中国股市评级从“持平大盘”上调至“超配”;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中也表示,在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方面,中国经验表明,正确的政策能对抗击疫情和缓解其影响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正逐步复工复产,“经济出现了令人安心的正常化迹象”。

支撑A股抗跌及配置价值的

积极因素有哪些?

首先,国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目前在我国政府快速有力的应对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月1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宣布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反观海外疫情发展情况,以2月20日为分界线,在这之前疫情爆发主要集中在中国,在这之后全球出现加速扩散趋势。兴业证券认为,从本次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式来看,中国所展现出的制度优势、采取的正确措施,将逐步被全球投资者认可,逐渐体现出我们的制度优势。

二是,货币政策空间优势。

面对疫情的意外冲击,全球央行均不同程度采取宽松政策应对,降息和释放流动性。相较美国而言,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措施及时到位,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

第三,A股估值较低,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目前wind全A的市盈率约16倍,从过去十年维度来看,处于40.13%百分位,换言之,市场目前处于十年中位数以下。

另外对比全球,作为价值洼地的A股在疫情冲击下跌幅度较小的同时,估值也相对较低。例如跟美股相比,标普500PE当前(截至2020.3.20)为16.2倍,仅小幅低于2005年以来的均值18.7倍。反观A股,沪深300PE当前为11.1倍,大幅低于2005年以来的均值16.5倍。可见,从相对和绝对估值看,A股都明显低于美股,估值优势明显。

所以面对全球市场的一波三折,在众多机构看来,此时不应被恐惧所裹挟,而应该聚焦长期,保持理性。比如海通证券认为,“对A股不用很恐慌, 市场主要由内因决定,尽管会受到海外市场波动的情绪传染,但由于中国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加上估值处在低位,因此长远看市场向上的大格局不会改变。” 

避险资产怎么选?

综合以上内容,姐认为——谨慎是目前应有的态度,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不过于激进。换言之,疫情仅是阶段性影响,不会改变经济及市场长期向上趋势,但是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咱们目前能做的就是两件事:

一是尽量减少不确定事件对自己心情和投资行为方面的影响,比如疫情还会持续多久?市场未来是涨是跌?

二是明确了解当前不确定环境下,有哪些是确定的,比如,疫情一定会过去,刺激一定会出台等等……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眼光放长远,依照确定性事件去做自己的资产安排,比如按照既定计划,坚持用长期闲钱投资、不加杠杆;另外应对目前风险,还应当多元配置,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加入一味有效的“避险资产”。

那么问题来了,“避险资产”怎么选?

姐觉得首先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与股市存在低关联性,好处在于避免和股市同涨同跌,起到较好的风险对冲作用;第二,稳定性要强,以此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三是要具备良好的流动性,这样才能满足随时变现的需求,换言之这是避险资产的“刚需”;最后就是稳收益,虽说我们的目的在于避险,但对收益也要有追求,不然就会成为投资组合中的无效资产,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了。

对号入座,哪类资产具备以上条件?

光大保德信固收分析师邹强之前发表观点认为,当下是在从流动性风险为主的第二阶段向衰退风险为主的第三阶段转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在第二还是第三阶段,债券都是不错的资产,利率往往在第三阶段伴随经济下行而创出新低。

也确实,从近期表现来看,中国债券吸引力提升。同时中信证券观点表示,全球恐慌情绪蔓延,全球大类资产进入避险模式,债券市场体现出避险资产特征。短期来看,海外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发酵可能继续在风险偏好的角度压制股市、利好债市,全球债券利率后续预计都有进一步向下的空间。中长期看,中美利差进一步走阔对海外资金吸引力增强,中国债券可能成为全球核心资产。

另外,随着国内基金品种的不断丰富,某些类型的公募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充当散户配置“避险资产”的角色。比如能很好对冲系统性风险,力争实现稳定收益的公募对冲类产品。此类产品在2013年拉开发展序幕,截至2019年底,我国目前存量公募对冲产品规模达到167亿元。(数据来源:兴业证券)

公募对冲产品的最大优势是自身表现免疫于市场走势,从而起到很好的风险规避作用。举例来说,比如将2013年12月-2020年2月21日期间的市场划分为上涨、下跌、震荡三种状态,进一步呈现不同状态下公募对冲产品表现:

从结果来看,在市场下跌的区间内,公募对冲产品的表现都较为稳定(如下图),且都显著跑赢沪深300和wind全A的同期表现。即便在震荡市(2013年底至2014年7月以及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对冲产品的业绩也稳定优于市场表现,可见此类产品确实有一定的风险对冲作用。

最后小结一下,目前在全球恐慌、市场震荡的背景下,大家要尽量保持理性和耐心,没必要太过悲观,也不要盲目抄底,我们能做的是“既来之则安之”,对决不可避免,不妨主动出击,寻找现下更合适的投资机会和标的。正如姐上文说的,在组合中加入一味“避险资产”,账户“防震”的同时,一方面能降低外围市场波动带来的心理干扰,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概率,比如低位割肉;另一方面保持充足流动性,给予自己更多的择机空间。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