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报新鲜出炉,这些核心观点不要错过!

发布时间: 2022-04-08 15:59:27 来源: 市场资讯

恒生前海基金旗下基金的四季报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揭开面纱啦!

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除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重仓股、重仓债券的更新外,相信最吸引人的一定是基金的“掌舵者”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的看法。

今天恒仔就来给大家逐一划重点,让大家简单、直接、快速了解恒生前海基金各位基金经理的核心观点,千万不要错过!

基金经理 郑栋

恒生前海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基金(004332)

恒生前海消费升级混合基金(007277)

2022 年 A 股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走势,投资机会仍将以结构性为主。基本面来看, 宏观经济及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预计将于 2022 年 2 季度见底,全年或将维持温和增长态势。自 2021 年 3 季度遭受限产限电、零星疫情冲击以及原材料价格暴涨等三重冲击之后,上市公司,特别是中游制造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随后 2021 年 4 季度以来稳增长的政府工作定位以及配套刺激措施的落实使得经济企稳预期逐步加强。但考虑到房地产的下行惯性以及受疫情冲击下消费的低迷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加上中央稳增长政策对于经济产生正向作用有一定时滞,预计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见底时间将推迟至 2022 年 2 季度。

好在市场之前对于经济走势已经有较为悲观的预期。不可否认的是,经济适度增长固然是短期内政府力保的目标之一,但结构转型、产业升级、 节能减排仍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明显的主旋律。如果 2022 年宽松财政政策将托底中国基建,新基建、绿色基建将成为这次经济托底的重要方向,而非传统的“铁公基”。

流动性方面,2021 年 4 季度以来,市场对于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呼声较高,前期的降准亦印证了以上的预期。展望 2022 年,在美联储收紧银根的国际大环境下,对于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幅度不宜过于乐观,预计全年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略宽松的水平,难以回到之前大放水的状态。

简而言之,目前经济下行继续,但市场已有较大预期,流动性中性边际向好,估值合理,A 股难以有明显的趋势,机会仍将以结构性为主。对于港股而言,上市公司基本面向下;流动性方面,受美联储收紧银根,美元上升的影响,资金流出态势明显,整体表现难言乐观。好在恒指估值处于历史均值以下一倍方差水平,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整体下跌风险亦不大,预计走势和 A 股类似,维持震荡格局:

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大消费: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 10 多年的发展,于 2021 年进入了商业化的元年,彻底摆脱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实现和燃油车的正面竞争,终端对于价格上 涨的接受能力大幅上升。相信补贴退坡、原材料上涨难以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 预计未来 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保持 40%~50%的高速增长。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中游制造龙头公司估值合理,投资性价比大幅提升;

光伏:只要中国“30/60”减排目标不变,光伏中长期成长逻辑不变,短期投资节奏的合理把控更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2021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落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硅料价格高企导致运营商投资回报率快速下降,影响行业投资热情导致。幸运的是,由于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硅料价格于 2021 年底开始进入下行通道,相应的,组件价格已经下跌至运营商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新增装机于 2021 年 12 月份快速恢复。预计 2022 年全球新增装机同比增速超过 50%。而经历前期调整,目前龙头公司估值合理,中长期投资价值明显

电子:消费电子 2021 年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手机销量低迷,加上行业技术迭代不明显, 单机价值量无明显提升。展望 2022 年,一方面龙头厂商将推出重磅机型,预计将重新刺激消费者需求,带领行业走出低谷;另一方面,元宇宙兴起,硬件先行,传闻苹果将于 2022 年底推出 VR/AR 设备,而 facebook 的 Oculus 销量过 1000 万,亦标志着 VR/AR 产品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消费电子行业 2022 年前景展望理想,龙头公司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均值一倍方差以下水平,安全边际较高。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以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场景的芯片公司亦将维持行业高景气度。

大消费:经历 2021 年的低迷表现之后,消费股的估值安全边际大幅提升,且对未来行业的低迷有较充分反映一旦行业见底迹象确立,估值修复确定性较高。具体而言,食品饮料行业库存水平控制得当,不少细分行业开始提价转移原材料上涨压力,基本面见底迹象明显;汽车行业受缺芯影响,近期销量表现低迷。2022 年,随着芯片供应的恢复,行业将重回增长轨迹,估值有望得以修复;家电行业受地产下行影响,基本面趋势难以乐观,但目前较大的估值安全边际已经充分反映悲观预期,若未来基本面有任何好转,估值修复弹性较大。

基金经理 江俊晨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006537)

港股虽于去年大幅跑输全球主要市场,估值亦处于历史低位,但在流动性趋紧等因素下,预计港股一季度仍将维持震荡行情,而板块间的轮动行情亦将持续。

在一季度我们会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与“稳增长”政策相关的部分低估值行业,但会避开受行业政策因素影响极高的公司。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的风气传递会持续在整个一季度的行情内,首先我们看到去年底 PMI 已在持续回升,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下,各地方重大项目有望于一季度集中开工,带动投资的明显回暖。而市场前期略微担忧的中长期信贷,预计也有望在一季度放量。在此背景下, 我们认为老基建及部分新基建的投资意愿及批复开工将明显优于房地产行业。在行业选择上,我们亦将研究方向重点集中在低估值的部分基建、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后周期板块。

基金操作上,我们在一季度仍然会保持以“相对收益”为主的均衡配置策略,板块选择上, 我们会重点关注与“稳增长”政策相关的部分低估值行业,以及在香港市场有大概率被重新估值 的行业如绿色电力、储能等板块。最后我们亦会关注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后可能会被给予政策支持的行业,如消费、金融行业等。

基金经理 綦鹏

恒生前海短债债券基金(009301/009302)

恒生前海恒源天利债券基金(013204/013205)

恒生前海恒颐5年定开债券基金(009303/009304)

经济支柱性产业房地产行业销售不景气,需求较弱,而密集金融监管下房企融资不断收缩,资金流双重受压,房企信用风险暴露似有加速之势,成为影响经济预期和资本市场的较大负面因素;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多个部委密集发声,出台相关政策,预防和缓释金融风险,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要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在央行全面降准、1 年期 LPR 利率下调等宽松措施信号带动下,债市长端利率债收益下行,10 年期国债利率向下突破 2.8%,短端利率债因为跨年资金需求、银行存单新增较大等短期因素影响有所上行。央行下调 LPR 一年期利率引起市场对公开市场结构性工具 MLF、OMO 利率的下调预期,在宽货币环境预期护驾下,信用债杠杆套息策略相对占优,长端利率维持窄空间震荡态势。

基金经理 李维康

恒生前海恒扬纯债债券基金(007941/007942)

恒生前海恒祥纯债债券基金(013202/013203)

恒生前海恒锦裕利混合基金(006535/006536)

经济、政策与债市展望:

经济:2021年3 季度市场担心的滞涨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因为 PPI 于2021年 4 季度见顶并快速回落,CPI 也因为 Omicron 疫情重燃、消费趋弱而有所下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 年要稳字当头,并重提逆周期调节。2021 年经济增速转为下滑的本质原因是结构性紧信用+紧财政,结构性紧信用主要紧的是房地产,紧财政主要是财政开支力度小,地方政府专项债发完不用完留到 2022 年用,财政预算内开支也低于预期,为 2022 年有所结余。因此可以预期到,2022 年将是宽信用+宽财政的一年。但也要注意到本轮政策转向,依然强调了财政纪律,因此虽然财政政策发力的预期不错,但不能预期会有大水漫灌,可能更多处于托底目标。要关注 2022 年 3 月两会对经济目标的制定,是5%还是 5.5%,可以更准确定性财政政策发力的强度。

房地产问题:房地产信用问题传导到了景气层面,三条红线加持下,地产商业模式从低周转普遍向高周转转变。但保交楼保民生政策出台后,即便高周转的公司可能也无法应对地方项目公司流动性受限的情景,因此可以看到有三条绿线的民企地产公司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具有实质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为达标而达标。具备实质健康状态的民营企业依然保持融资能力,即并不是地产企业的民企身份造成了当前的困境而是企业自己的管理造成了当前的困境。当前主管部门已经表态支持并购来解决出险房企的流动性,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政策效果。但出险房企的解决只是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修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可以看到房住不炒预期下,居民在房地产的资产配置需求逐步转淡,我们接下来要面临的是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下行。过去 20 年间,我们很少遇到房地产投资增速低于5%的情况,前两次分别为2008 年和 2015 年,经济增速整体都遇到了一定压力。2022 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如果下行到 5%下方,也是对于我们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产生的考验。

美国货币政策问题:2021年12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提出加快削减 QE,以及提高了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变得更加鹰派。通常来说美国不会短期内改变货币政策及其前瞻指引。2021年9 月提出前瞻指引后,12月即加速削减 QE,更加鹰派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担心数十年以来新高的通胀可能有失控的可能,希望通胀得到控制,以避免过晚行动导致未来需要更大力度的紧缩。

我们的观点是,首先美国的利率水平依然偏低,上一轮美国的利率高点在 3.2%,所以当前尚未加息,未来还有很大上行空间,无须过于担忧短期是否突破 1.8%或者 2%,本轮周期顶部可以先按 2.5%去估算。其次,美国退出本轮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的节奏比上一轮更快,因为疫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并不大,金融系统性风险不高,所以 QE 的功效也并不如上一轮那么显著。第三,我们同样也需要认识到,不应过于担忧多次加息,因为美国的通胀有一定供给侧的原因,比如大额失业补贴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应 不足、疫情防控不到位导致物流体系和基础工业品供给不足等。而加息属于需求侧调节手段,无法解决上述供给侧问题。所以预计即便是开启加息,大概率是至多 2 次,而不是市场预期的最多 3 次。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新年迎来降息,MLF 下降 10BP,2021年12 月以来 1 年期 LPR 累计下降 15BP,5 年期 LPR 在 1 月调降 5BP。这种非对称的降息一方面保持了利率曲线,另一方面维稳地产市场和加大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力度。央行领导新闻沟通会的表态更加积极,工具箱要开更大,使得债券利率在央行表态后有所下降。货币政策落实后,需要进一步跟踪财政发力的力度,以更明确政策发力后的经济走势。

信用债:对地产债保持谨慎态度,监管已经出台初步的政策以及着手稳定市场预期,但我们需要关注政策效力,如果并购未能解决问题,那么可能还是要以防御为主。至于城投债是不是会有点状爆破,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关注,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改革的定力是很强的,不排除会有资质较差的区域发生点状信用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