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68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
21世纪互联网时代,巨头丛生,客户群垄断明显。小企业、小组织生存艰难,众筹开始涌现在大家眼底,推动了扎堆效应。什么是扎堆效应?投资中扎堆是抱团取暖,还是火中取碳?今天小盛和大家聊一聊扎堆效应的那些事~
什么是扎堆效应
扎堆就是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城市化建设扎堆布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企业联系,强化社会分工,但在投资理财中,扎堆效应更突显的是“扎”,与“从众效应”类似,过度的扎堆,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过去几年,在P2P等平台上死掉的大小资金客户动辄数以万计,很多人是拉着亲戚和朋友前赴后继投入了进去最后却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这样做就是“扎堆效应”。
恐惧心理在作怪的扎堆效应
其实无论是扎堆还是从众,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根植于人性深处的恐惧感。我们坚信团结起来力量大,大家抱成团,就可以应付困难和危机,所以,从众性、扎堆性就变成了人天生必有的一种习惯。在投资领域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这种现象。如下种种,皆可为证:
1
不管买了什么股票,你是不是都会觉得不安?
会去寻找同行者?会去找专家咨询,希望他发表跟你开仓观点一致的意见。会去找亲朋好友诉说,希望他们支持你的做法。尤其是投资较大,会更加急迫地想找到志同道合者。
2
大腕的意见最重要。
因为你会下意识地认为,大腕过去成功,将来也会成功,认为大腕的行动有参照性。所以,你会满世界去搜索大腕,找他们的观点,如果侥幸认识他,恨不能每一笔投资都征求他的意见。他看多了,你会赶紧跟进,怀疑自己看空的思路是错的,他要是卖了,你恨不能立马一刀下去。
3
群众的意见被放大。
在QQ群、朋友圈、论坛,每个人都会去搜寻与自己投资一致的信息,并且会把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看成是有价值的。看到跟自己的投资相近,就恨不能马上套近乎。且多数时候,你是不好意思去发表见解,巴不得等着别人发言。当群内某一种意见占上风的时候,很容易就变成集体行动。
4
花钱买信息。
一些著名投资家,会花费很多金钱去买一些基础信息,但普通投资者则花钱买别人的信息。于是,“问答”模式开始流行,花钱提问题,让大腕来回答,归根结底求个心安而已。于是,收费的各种群应运而生,骗子当道,赚钱真容易。还有的花钱买小道消息,希望获得内幕信息,等等。
对于扎堆行为,我们不能去抨击或者嘲笑。因为我们大家人人都如此。总是不放心自己的选择,实在是太害怕了,就跑到群体中间,寻求心灵的安慰,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当你有了这个心的时候,投资盈利这件事情就离你远了。所有喜欢扎堆者,理论上是不可能在投资上有多大收益的。因为——投资的巅峰,总是孤独者的世界。
投资之途 注定孤独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条路上走的人多了,机会也就少了。在投资的领域里也一样,大多数人看好的东西,更可能的是结果是相反的。
投资永远都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在市场弱势的时候,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在2018年,我们长期持有坚持不卖,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傻子行为。当时的坚持持有者是非常孤立的小众群体,很难为一般人所理解。但事实证明,最后赚钱的正是这些“傻子”。
扎堆接触太多信息只会让你怀疑来时的路。
网上有一段视频很有意思:趁着别人打电话的时候,给他递过去任何东西,他都会伸手接住。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做出这种傻事。但心有旁骛,大概率会做出莫名其妙的决策。比如你之前有充分的理由买某只基金,也会因为别人的议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就变得和别人一样了。
孤独者生存,这条是投资界的一条铁律,基金投资也不例外。想赚到钱,你必须要成为一个小众的“孤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