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失败和清盘,为什么都得让市场行情遇冷来背锅?

发布时间: 2021-04-25 13:58:38 来源: 裸眼看财经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来源:裸眼看财经

在基金产品这件事上,没有比新基金发行失败更让基金公司头疼的事了,如果非要找一件事情跟新基金发行失败齐名,基金清盘勉勉强强算吧,至少在提起基金清盘时,基金公司脸上不好看,基金确定要清盘之后的后续工作,也是一件收拾烂摊子的活儿。

正是因为基金发行失败和基金清盘都意味着一只基金要归零,基金管理人都要有一个把钱退还给持有人的操作,这似乎对持有人没什么差别。事实上,基金发行失败和基金清盘这两种现象出现的诸多原因,差别巨大。

2017年5月公募基金发行失败开了头

没有基金公司会主动选择去把一只基金发行失败,一只基金从设计到发行都是劳神费力,基金公司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一只基金既然开始发行了,基金公司肯定是要尽全力让这只基金成立的,基金发行失败,一是脸面上不好看,二是等于白花了一堆钱。

在2017年之前,公募行业从来都没有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基金发行的现象也是这几年才有。2017年5月份嘉合基金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嘉合睿金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生效条件,该基金合同暂不生效,这是首只公募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

有了这个开头之后,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逐渐多了起来。还是那句话,并不是因为基金公司要主动发行失败,而是在2017年之后公募行业上的新基金公司多了起来,在激烈的竞争下,小基金公司虽用尽全力,但仍达不到新基金成立的条件,这很悲情。

简单总结一下,发行一只新基金要成立的条件有三个:第一,募集规模达到2亿元及2亿元以上;第二,基金发行期内认购户数达到200户及200户以上;第三,基金发行可以设定、延长募集期,但最终的募集时间不能超过90天。

在基金发行期内达到上述3个条件,难吗?对于像易方达这样顶级的基金公司来说肯定不难,但对于刚刚成立的新基金公司来说,没有可靠的渠道资源,没有丁点儿的品牌优势,要达到2亿元的募集规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低迷时,投资者都处在恐慌或观望状态,资金入市热情低落。在这样时点发行的基金,募集难度真是难上加难,仅有的渠道资源帮忙去卖根本卖不动,很多基金公司不得已,赶紧去寻找机构资金帮忙凑规模。

基金清盘对基金公司也不是啥坏事

再来说说基金清盘,基金清盘是要停止一只存续产品的运行,按净值和份额把所有持有人的资金如数奉还。基金清盘听起来有点像上市公司退市的说法,但在思路上还是有本质的差别,这其中不直接涉及到亏损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一只基金是如何触发清盘的,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当一只基金的净资产连续60天低于5000万元,或者基金持有人数量连续60天低于低于200人,这只基金便要停止运作,按计划把基金资产全部变现,最终把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

从这个清盘的条件中,我们似乎看不出清盘基金的质地如何。但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之间其实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绩优基金往往会吸引比较多的资金追捧,这些规模降到5000万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基本都是业绩排名没那么靠前的产品。

基金清盘对持有人来说不是什么坏事,对基金公司也是如此。以前我采访一家基金公司副总时,这位高管对这个问题就直言不讳,对规模较小、业绩较差的产品直接清盘,这样可以腾出基金经理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新的主题基金,等于重新上路。

这是很主流的思路,因为这些绩差迷你基金大多是跟不上当前市场的节奏了,被清盘也是在情理之中。比如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的保本基金、迷你基金,监管层的意思也是按批次清盘,这类基金不需要达到上面提到的两个清盘条件。

补充一点,还有一类基金经常是基金清盘的常客,即委外定制基金。委外定制基金可以理解成是给机构资金发行的债券基金,等机构资金选择撤出后,这些基金也基本成为了空壳基金,便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这类基金的清盘对大家几乎没有影响。

如果我们遇上了发行失败和基金清盘

新基金发行失败和基金清盘,虽然不会对基金持有人造成什么损失,但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如果我们遇上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思,好好反思反思自己是怎么选的基金,居然能选到这样的偏门基金产品。

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跟风去买明星基金产品的,公募市场上现在有7000多只开放式基金,每一只基金背后都有200户以上的持有人,不论这些基金是多资质平平,不论这些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能力如何、往期业绩怎么样。

我们也很难知道,一只基金背后所有的持有人是缘何而来。也许是经朋友介绍,也许是经朋友的朋友介绍,也许是看到了新基金的宣发广告,也许是奔着基金经理而来,也许是代销机构倾情推荐的,也许是买一点试水的,也许是觉得名字顺眼的。

谁也无法准确的预知未来,但历史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可参考的经验。这些年来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一直在引导投资者匹配适合自己的基金,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持仓风格,看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收益和风险属性,能否跟投资者自己的需求相匹配。

投资理念千人千面,这是可以包装的,相对而言,过往业绩是最纯朴的数据。我建议大家关注至少两种市场环境下的过往业绩及排名,全面牛市或结构性牛市、熊市或震荡性行情,经历过这两种行情还能做出较好业绩的,面对未来的市场至少有成功的经验。

没有过往管理产品经验的萌新基金经理,第一只新基金会卖的很难,这在所难免,也必须要经历。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支援相对有限,市场其实告诉了我们大部分人的选择,他们大都不愿意去吃这样的螃蟹,同样,我也不建议大家去尝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