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基金嘉年华6月19日(周六)在深圳举行,黄燕铭、洪灏、刘彦春、王庆、侯昊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原标题:备受欢迎的ETF遭遇发行转折点 后市格局生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沁 “XXETF最后一天发行火热,实现T+0交易。”北京某券商的一位客户经理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不过,直到发行的最后一天,也没有人找他认购这只ETF。“感觉好多人不太信任基金了。”他解释说。
今年来,基金发行市场频频遇冷。与2020年相比,今年ETF的发行数量大幅增长,不过其规模却大打折扣,尤其是权益类ETF的规模,几近腰斩。
一向以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等特点深受投资者热捧的ETF怎么了?ETF的未来走向如何?
募集遇冷
近年来,ETF产品,尤其是权益类ETF以其透明度高的持仓、较低的风险、较强的流动性以及便捷的交易方式等特性受到投资者喜爱。即使在动荡的行情下,ETF仍是部分机构热推的重点。
然而近期,ETF却“坐上了冷板凳”。
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截至5月20日,市场新成立的ETF数量为91只,已经逼近2020年全年100只的ETF发行数量。在今年已成立的91只ETF中,权益类ETF的数量为86只,超过2020年全年的权益类ETF数量。然而,在规模方面,今年来ETF的发行规模超600亿,权益类ETF的规模更是由2020年同期的1000多亿缩减至500亿左右。同时,权益类ETF在1月份的发行规模为280亿,之后逐月缩水,4月份则降至36亿。
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恒生科技ETF,近日的发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首批发行的恒生科技ETF中,募集规模从几亿到十几亿不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现阶段的市场行情下,十几亿的发行规模成绩还算不错,不过从基金公司本身的规模来看,这样的首发数字并不理想。
追溯原因,创金合信基金认为,首先受制于市场环境的影响,今年春节后股市在经历大幅调整后,震荡加剧,风格切换频繁,新基金的发行节奏及规模相较于去年有所降温。ETF的投资群体为专业投资者居多,对于目前市场持偏谨慎态度,导致销售难度加大。其次,新发基金出现同质化情况,在当前宽基指数赛道已经拥挤的情况下,目前市场上符合监管要求的优质的非宽基行业主题指数成为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而追踪相同行业主题指数的首只ETF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产品扎堆募集,导致某一热门细分赛道的产品发行竞争压力加大,互相形成“挤兑”效应,摊薄了发行份额。
恒泰证券私人财富总部总经理王莽进一步解释道,根据摩根基金发布的《2020中国ETF投资趋势白皮书》,国内投资者更关注权益类ETF且对于行业或主题类ETF的配置意愿较高。因此,在进行产品挑选时,投资者比较关心行业主题的投资前景。各大基金公司为了满足投资者们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便会积极布局各大行业主题的ETF产品,导致针对同一细分赛道的ETF新品的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此外,王莽指出,行业或主题类ETF基金多是在某一板块快速上涨期申报及获批,待进入发行通道时,板块行情很可能已经发生改变,这种时间差也会导致发行难度加大。
不过,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没有市场想象中的那样看重ETF的首发规模,相较短期的发行结果,公司更关注对ETF赛道的布局及产品的长线发展。加上与其他类型的基金相比,ETF的管理成本较低,基金公司可以在发行产品以后,通过营销吸引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进行波段或长期操作。部分ETF产品首发规模可能较小,不过随着相关话题热度的出现及渠道方面的营销,十亿摇身变百亿的情况也有发生。
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认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ETF最重要的不是首发能够发多少,而是把产品发出来。尤其是因为不同公司在同一个指数上不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抢注可能抢到易于投资者搜索的好名字,所以基金公司往往会抢注第一批主题类或行业类产品。基金公司之间更多的是在拼广度,例如产品的覆盖面,是否涵盖所有的宽基指数基金?是否覆盖到所有的细分行业?一般而言,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会把ETF当作投资工具来使用,只要产品可以发出来,就能吸引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加入,进行波段操作或长期操作。一旦基金公司没有覆盖到某类产品,就是去了其工具属性。尤其是ETF做得比较好的公司,覆盖面通常广而全。此外,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不同,ETF可以存续且管理成本较低,所以基金公司不会以初期走量作为导向。
格局将变
ETF的未来走向如何?机构关注的重点板块有哪些?
王莽认为,国内ETF市场仍具备较大的行业发展潜力与机会,不过其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变化,部分公司或将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首先,根据中金数据,近五年来A股市场能够跑赢主要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的个股比例不超过50%,且该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使得资金更加青睐ETF等指数产品。
其次,疫情冲击并未导致ETF资金大幅流出。去年年初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权益市场大幅下挫,主动股票基金持续净流出,但权益类ETF却逆势净流入,且整体权益类ETF的成交活跃度提高,成交量也呈大幅上升态势。
再者,国内ETF供需两旺,新产品发行仍将提速,需求方面,基金投顾等业务为代表的新业态零售资金将为ETF市场带来潜在的配置需求;供给方面,从发行趋势来看,国内ETF的新品发行节奏仍会保持较高增速,各家公司仍会积极布局各细分行业主题的ETF产品。
此外,就当前行业格局来看,国内ETF市场共有49家机构布局中非货币ETF管理规模前十的机构市场份额已达到80%。随着ETF产品愈加丰富完善,头部公司依靠在渠道、成交和费率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护城河,而后发公司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需要在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后发公司的竞争难度。
具体到细分板块方面,机构普遍看好新能源、医药板块。
王莽认为,可持续关注低估值顺周期、消费、医药等领域的主题和行业ETF的投资机会。
创金合信基金亦认为,医疗板块在历经去年下半年的一轮调整后,配置价值凸显,从短期来看,全球疫情防控的挑战仍艰巨,对抗疫物资的需求有增无减,疫情下医疗行业营收、利润的爆发式增长,靓丽业绩吸引着资金大举加仓医疗板块。从长期来看,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医疗保健消费将迎来高增长,医疗养老产业是未来十年风口。
此外,创金合信基金看好周期类ETF,他们认为今年以来,在全球通胀预期下,兼具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的有色金属呈现全面爆发性上涨,铜、锡等品种价格均创近10年历史新高,世界主要金属贸易商纷纷调高未来有色金属的上涨空间,在大宗商品强劲上涨带动下,周期类ETF凭借不俗的表现,规模得到进一步攀升。
杨佳星认为,近期ETF发行整体趋冷,不过部分细分板块值得关注,例如在前期估值较低的情况下,近期券商主题有所起色。
同时,杨佳星表示,近期有一些公司在布局新基建板块,包括5G、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这些都属于机会比较大的赛道。
王莽也提到,助力实现“十四五规划”、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解决国内“卡脖子”问题的科技和新能源等领域的ETF产品亦是机构关注的重点。
接下来要发行的恒生沪港深指数,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不过,我对恒生沪港深ETF的发行预期会放得比较低,之前发行的恒生科技ETF无论从名气还是市场宣传都比之更大,因此我对其保持谨慎态度。”杨佳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