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湾区理财通、保险通箭在弦上 “基金互认”冀望搭上顺风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基金界非常希望监管机构可以将“香港证监会认可基金”纳入“理财通”计划;让大湾区内投资者投资于认可基金,稳妥迈出海外投资的第一步。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封关”影响,今年前四个月,访港旅客不足350万人次,同比锐减超85%。这为高度依赖内地访客的香港保险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根据香港保监局5月29日公布的数据,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54亿港元,按年急跌57.7%,占个人业务总额15.5%。重疾及终身寿险产品仍是主要的保险产品,分别占内地访客新造保单48%及37%。粤港澳大湾区有约7000万人口,对保险产品需求殷切,有望为香港低迷的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新的生机。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内地大批高净值人群。根据胡润2019年报告,广东省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有28.5万户;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达67.9万户,居全国第二,占比达17.3%。
对于大湾区这些“新贵”家庭而言,香港往往是他们财富出海的第一步。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事实上,自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市场对于“理财通”“保险通”等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进展极为关注。
“我们很高兴见到内地的主要金融监管部门密切沟通,推出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26条具体措施,进一步落实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金融相关的政策内容。尤其是当中多项措施都与香港金融服务业支持大湾区建设发展息息相关,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令金融服务业界倍感鼓舞。”香港金融发展局(简称“金发局”)发言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述发言人指出,从《意见》发布后的香港市场反应来看,业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包括理财通、跨境保险服务、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枢纽地位、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及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意见》内容的落实将有助于香港未来在金融科技、市场联通性、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和财富管理方面的下一步发展,业界可以通过把握大湾区机会获得新的发展势能。”
“理财通”呼之欲出
《意见》的亮点之一是明确指出,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其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这将是继股票通、债券通之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另一项金融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
金发局发言人表示,香港作为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汇集了多元化、国际化和高水准的金融产品,与内地市场毗邻也令香港对来自内地的投资者极具吸引力。香港具备为大湾区居民跨境资产配置的平台和门户市场的基础,也一定会把握这个机会。
去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后,正式宣布探索建立跨境双向理财通机制。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于去年12月初向媒体表示,香港金管局已开始与人民银行等部门探讨理财通落地事宜,在风险可控、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原则下,参考现有互联互通机制的经验,为两地居民提供更多理财产品的选择。
“相关安排将参照股票通的做法,采取资金封闭式循环的管理办法,即内地居民通过内地银行在香港开户,账户拥有人以人民币直接或换成外币投资海外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债券、纸黄金等,完成投资后只能换回人民币现金,境内资金只在境内提取。”香港金融监管机构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上述人士指出,按照类似的安排,香港居民亦可以在内地银行开设理财账户,将港元兑换成人民币投资内地的金融产品,实现资金双向流动,可以对个人投资者设定一定的资产要求,以及年度跨境理财额度,“随着内地投资者对资产多元化投资的需求日益增加,大湾区内试行理财通可以突破现有资本账户管制的问题。”
市场消息指,“理财通”无论北上或南下将各设有约1500亿至2000亿元的整体额度。同时,内地居民要符合“理财通”资格,资产必须达50万元或以上。据悉,内地投资者可以投资低风险的香港理财产品。而香港投资者则需要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可买卖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匹配的产品。
随着深港两地经济往来密切,每年香港居民到访广东高达7000多万人次,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对香港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业务有很大的实际需求。“作为银行机构,目前最期待理财通及Ⅱ、Ⅲ类见证开户开通,我们在跨境业务板块准备了很久。”香港某外资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香港部分银行可以“见证开户”的形式帮助客户开立的内地银行账户属于II类及Ⅲ类账户。其中,II类账户会配发提款卡,在ATM机提款的每日限额为1000元;转入资金、存入资金每日累计限额合共1万元,每年限额合共20万元;消费、缴费、转出资金、取出现金每日累计限额合共1万元,每年限额合共20万元。
而III类账户则不会配发提款卡,任何时间账户余额不得超过2000元;消费、缴费、账户资金转出等每日累计限额合共2000元,每年限额合共5万元。据悉,截至今年4月末,香港、澳门居民通过见证方式开立内地银行个人Ⅱ、Ⅲ类结算账户10.2万户。
建议纳入基金互认产品
2015年7月1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正式实施,意味着香港与内地的公募基金市场向彼此敞开大门。作为中国和世界投资市场的汇聚点,香港冀望借助基金互认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中心。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基金界非常希望监管机构可以将“香港证监会认可基金”纳入“理财通”计划;让大湾区内投资者投资于认可基金,稳妥迈出海外投资的第一步。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是一个代表香港基金管理业的非牟利行业公会,会员包括贝莱德、安本、富兰克林邓普顿等主要资管机构。
“香港证监会认可基金”受严格规管、透明度高以及产品种类多元。以资产类别而言,基金有投股票、债券、货币及多元资产类;以地域而言,有环球、地区性、单一市场的基金,亦有不同主题行业;以币种方面,有人民币亦有外币的基金类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风险/回报特色以供选择,以配合不同客户的回报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有效协助区内居民构建一个均衡组合:他们可透过此计划有效分散风险,亦可掌握海外市场的经济增长潜力。”黄王慈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黄王慈明强调,参考“基金互认”的经验,业界认为“理财通”不应加设额外的严苛限制,因为认可基金已经受很严格的规管,若再叠加新的限制,可能会阻碍市场发展。“我们明白应该按风险可控、循序渐进的原则去开展计划;但要取得合适平衡至为重要。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基金经理可以参与此计划、没有一定数量的基金可以提供,而产品类型太同质化,投资选择不多,欠缺市场竞争及相关的氛围,计划的成效会非常有限。”
自开通以来,基金互认一直呈现“北热南冷”局面。根据外汇管理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首季,香港北上基金累计流入资金152.75亿元;相比之下,内地基金同期在香港的净销售额仅为3.24亿元。
根据基金互认的规定,基金的资产规模不得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基金不得以香港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以及在香港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50%。
安永发表的一份调查显示,受访者希望放宽50%的销售限额,并允许将投资管理职能委派给香港境外的基金经理。根据目前的规定,当销售给内地投资者的基金份额/单位价值接近规定的50%时,基金管理公司须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管机构,暂停申购或公平安排分摊申购订单。委派限制使得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无法向内地投资者推出海外专家管理的多元化产品,导致产品出现同质化。
跨境保险“先行一步”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三地的保险保费收入据统计有约116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总额的四分之一,香港新造保单保费收入来自内地居民的比例,十年间由占6%急增至占超过四成。
《意见》明确表示,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外资控股的人身险公司。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外资保险集团、再保险机构、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保险法人机构,支持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资产管理、营运、研发、后援服务、数据信息等总部。
“我们很关注整个大湾区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有7100万的人口,是香港整体人口的10倍。保险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业,随着大湾区各行各业的互联互通,保险在其中发挥着基础保障的作用。随着大湾区人口流动、商贸往来不断增多,都需要保险先行一步,想好解决方案。”众安国际总裁兼众安人寿(ZAInsure)行政总裁许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众安是目前香港唯一同时持有虚拟银行和虚拟保险牌照的公司。
许炜指出,这包括“人员出行、意外医疗、车辆流动等,这看似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但需要有保险方案作为支撑”,“我们作为在香港的一家保险公司,同时在内地也有多年的实际运营经验,对两地保险通的发展非常关注,希望未来能在大湾区发挥我们自身在科技、产品设计运营上的优势。”
据悉,深圳前海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已经开始动手搭建跨境保险服务中心,遵循先易后难的准则,初期主要服务大湾区内地居民的存量香港保单的理赔、续费等相关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毫无疑问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和通道,我们也得以利用优质的跨境产品服务和便利的国家政策更好地服务中国内地客户。同时,随着该金融利好政策的推出,我们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保险市场非常乐观,也将继续在整个中国内地市场进行长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为中国内地客户带来可持续的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健康保障。”安盛保险发言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意见》内容,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进一步便利化。“如果可以配合港澳保险企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的售后服务中心,相信可以进一步提升保险业服务客户的水准和能力,推动提升大湾区保险产品的覆盖。”金发局发言人表示。
(作者:朱丽娜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