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买基金的时代来临,如何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圈?如何助力广大投资者玩转基金?7月17日(周六)新浪财经2021基金嘉年华在深圳举行,大佬教你“搞钱”,劲爆盲盒大奖,有趣有料游戏,等你来!【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原标题:汇丰晋信基金骆莹:布局医疗产业创新机遇
经历一季度调整之后,医疗板块整体估值风险有所释放,中证医药指数的TTM市盈率从接近60倍回落至45倍左右。当前医疗板块估值是否合理?由疫情所带来的基本面高景气能持续多久?对此笔者认为,应该拉长时间维度去看待。过去20年,医疗板块是A股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中信医药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4倍。而这一表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望延续,是值得长期布局的一条“黄金赛道”。
医疗产业空间广阔
过去10年,A股医疗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始终维持在每年20%-25%,是典型的高增长行业。而这一高增长的主要背景,则是以医保为代表的居民医疗支出的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已经提升至6.6%,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同期美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17%,日本及其他欧洲发达国家亦在8%-10%的水平。未来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疗卫生支出整体上行仍是大趋势。因此,仅从公共卫生开支的角度来看,我国医疗产业就有超过一倍的增长空间。
消费化和国际化亦是未来我国医疗产业继续增长的重要支点。
包括牙科、眼科、医美等在内的消费类医疗项目近几年正在兴起,目前在我国的渗透率普遍较低。如我国医美渗透率只有日本的1/2、美国的1/3、韩国的1/6,即使如此也已经形成了一个2000亿元规模的市场。各类消费医疗项目在未来同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伴随着我国支援全球抗疫,以呼吸机为代表的一批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和配套耗材也成功打开海外的销售通路,与医院和代理商建立了联系。即使未来新冠疫情平复,这些厂商依然有可能利用现有的销售通路向海外出口其他医疗器械及配套耗材。对于这些医疗器械公司来说,出口呼吸机带来的影响并不是一次性的,未来还有很多的机会。
在医疗产业的投资上,笔者更倾向于在“增量市场寻找增量机会”。在这一逻辑下,较为看好四大方向和一条主线。其中四大方向包括国际化、消费化、高端化和国产化。国际化,包括研发外包的产业链、制剂出口、医疗设备的出口等;消费化,指针对健康以及亚健康人群的非严肃医疗,主要包括眼科、口腔、辅助生殖、医美,以及各类医疗消费品;高端化,是指医疗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升级,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疫苗等;国产化,是指国产厂家的进口替代,包括检测试剂、医疗设备、仿制药、仿制器械等。
创新能力是贯穿上述四大方向的主线。对于海外市场来说,只有具备很强的产品竞争力才有望分享海外市场份额,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瞄准国际前沿研发产品和服务;对于国内来说,医保控费的压力也会逐步压缩传统仿制药和普通医疗器械的利润空间。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将产品推向高端化,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才有望掌握产品定价权,保持较高的净利润水平。而医保控费的压力也会带来进口替代的需求,在这方面,谁能够率先通过创新实现技术突破,谁就能分享传统进口药品和设备的高利润空间。
医疗投资需要耐心
回到开篇的问题上,静态来看,医疗板块估值的确相对较高。但如果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医疗板块相对较高的增速有能力消化这一估值。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医疗投资,投资者不妨多一点耐心,无论是从A股还是从美股的历史经验来看,买入并持有对于医药板块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
此外,医疗板块还兼具科技与消费的双重属性。医疗板块内的产业格局不像消费股那么牢固,但也不像科技股那样常常被颠覆。对于医药投资,最重要的是等待行业拐点。对于拐点的准确认知和判断,往往是医药投资收益率高低的重要分水岭,同时也是医药基金主动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
这一点从医药基金的表现也可以略窥一二。Wind数据显示,过去5年,医药行业主动管理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84%,同期医药被动指数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93%,在医药领域,主动管理依然能为投资者获取不错的Alpha收益。对于不熟悉医药行业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挑选一只优秀的主动管理医疗基金,并拉长持有时间,或许才是布局医疗板块长期机会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