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买财富
好买说
该卖的时候不卖,不该卖的时候卖了,投资者或多或少都有关于“卖出”的痛苦回忆。“何时卖出”是投资过程中的一个大难题,“卖出”的艺术需要感悟,“卖出”的技艺需要打磨。不过,做“卖出决策”时,我们一定要尽力避免两类错误!
会买的是徒弟
会卖的是师傅
任何投资都有结束的一天,卖出时点的选择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结果。想想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
1、深思熟虑后忍痛止损,结果发现当初坚持下来,亏损会减少,甚至还会盈利。
2、死扛着亏损,不愿止损卖出,不愿将浮动亏损变成永久性损失,结果损失越来越严重。
3、刚刚回本或赚了些小钱就立刻卖出,结果错过了后面更大的盈利。
4、预想着会赚更多,不愿落袋为安,结果坐了过山车,盈利变亏损。
该卖的时候不卖,不该卖的时候卖了,投资者或多或少都有关于“卖出”的痛苦回忆。
“何时卖出”是投资过程中的一个大难题,“卖出”的艺术需要感悟,“卖出”的技艺需要打磨。
本文中,我们先来看一看投资者做卖出决策时最应避免的两类错误。
“损失厌恶”干扰理性决策
多数投资者都有“损失厌恶”的倾向,只有正视这种心理偏差,才能更好的贯彻投资决策。
1. 什么是“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绝大多数生物的本能。
有一个关于卷尾猴的有趣实验,动物研究者和卷尾猴玩两个游戏。
在第一个游戏中,先给卷尾猴一个葡萄,然后掷硬币,掷到正面卷尾猴就再得到一个葡萄,背面就什么也得不到。
在第二个游戏中,先给卷尾猴两个葡萄,然后掷硬币,掷到正面卷尾猴可以保留这两个葡萄,背面则要没收一个葡萄。
这两个游戏其实是完全相同的赌局,具有相同的赔率,但第一个游戏被表述成潜在的获利,第二个游戏被表述成潜在的损失。卷尾猴反应如何呢?
他们会主动选择玩潜在获利的游戏,而不喜欢玩潜在损失的游戏。
这是生物的本能,对亏损的厌恶程度大于对盈利的喜好程度。投资中,亏损1万元的痛苦将超过盈利1万元的喜悦。这种对盈亏偏好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在踏入市场时即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不能克服这种心理偏差,长期投资结果也不容乐观。
2. 如何克服“损失厌恶”
成熟的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投资理念和策略,理性分析风险收益性价比,然后做出是否卖出的决定。
而被“损失厌恶”左右了思维的投资者,不论客观情况如何,持有亏损的头寸时,不愿卖出,不愿兑现损失;持有盈利的头寸时,希望早早落袋为安,害怕到嘴的鸭子又飞了。
想要克服“损失厌恶”,投资者在决策时一定不能让账面盈亏影响心态。不妨化整为零,想一想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投资机会,会参与吗?
投资者可以像上文的卷尾猴实验一样,将投资问题换一种方式表述。不是我已经亏了20%,将来回本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我今天参与这个投资机会,将来赚到25%的机会有多大。如此思考,可以一定程度规避“损失厌恶”。
“禀赋效应”造成行为偏差
“禀赋效应”是另一个干扰投资者卖出决策的心理倾向。
1. 什么是“禀赋效应”
想象一下,你在几年前花1千元钱买了一瓶酒,这瓶酒近几年价格大幅上涨,现在已经价值1万元。
你会以1万元的价格再买一瓶吗?
你又会以1万元的价格把这瓶酒卖了吗?
调查显示,对以上两个问题,多数人都会回答“不”,即人们通常既不愿意再买也不愿意卖掉手里的酒。
这难道不是很矛盾的答案?不愿意买新酒表示人们觉得酒价贵,不愿意卖手里的酒表示人们觉得酒价便宜。
这就是禀赋效应,对于自己持有的事物,人们往往会因为感情偏好而错误估计其价值。
2. 如何克服“禀赋效应”
投资者容易受“禀赋效应”影响,对资产价值做过于主观的判断。比如,给予所选的基金经理过高的期望,或给予持有的金融资产过高的估值。
以下方法有助于投资者克服“禀赋效应”:
● 关注更多的定量数据,如基金产品详细的业绩归因,个股相关的财务或行业数据等。专注于已经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臆测未来。
● 搜集专业机构的观点,获取更多客观评价。
当然,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时止盈、止损,如何制定卖出策略,这其中的学问就更多了。上文仅介绍了投资者最经常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
改正这些错误仅仅是个开始,投资者还应有一套完整的资产配置、产品选择和再平衡策略,卖出决策也只是这些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好买商学院将通过不同专栏的多类课程,帮投资者建立更全面更完整的投资体系!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好买财富杨文斌:成功投资的三个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