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不只是“打新” 精选层投资机会“一箩筐”
□本报记者吴科任
跨市场估值差的机遇
华夏基金研究发展部副总裁李曾介绍,原先公募旗下三板产品属于“三类股东”,很多公司申请IPO之前对“三类股东”进行清除,在新三板投、在A股退的路径难以成行。现在政策允许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股票,而精选层挂牌满一年后符合证监会和交易所规定的基本上市条件企业可以直接转板去沪深交易所,无需证监会核准。这使得公募基金“在新三板投、在A股退”的模式成为可能,跨市场的估值差机会吸引力较大。
李曾表示,跨市场精选成长股可以控制流动性风险敞口,价值兑现可以“从头吃到尾”,在低估值板块投,在高估值板块退。精选层辅导公司估值明显低于科创板、创业板。精选层辅导公司的市盈率(TTM)主要集中在10-20倍、20-30倍两个区间,合计占比达70.7%,而科创板公司的市盈率(TTM)主要在30倍以上,30倍以下仅占比9%。创业板企业的估值集中在30-60倍,分布较为平均。
过往,新三板公司要实现“A股梦”,多选择摘牌后IPO,或者被上市公司并购,或者借壳上市。“2017年至2020年6月5日,共有107家新三板公司(含曾经挂牌)实现了在A股上市,占同期在A股上市的企业总数的12.7%;在科创板上市的新三板公司24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量的22.6%。”开源证券中小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彭海介绍,新三板成为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重要的蓄水池。
截至6月20日,在首批6只可投新三板的公募基金中,华夏基金、富国基金、万家基金、招商基金旗下产品已经成立,募集总规模67亿元。其中,富国基金旗下新三板基金——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混合将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准精选层公司颖泰生物的战略配售,拟认购3000万元;富国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艾融软件的发行,拟认购3000万元。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直言:“目前是投资新三板的黄金时段。过去五年,新三板市场过于低迷,跌得太深。即使经历一轮反弹,大量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估值只是A股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一半甚至更低。”
探讨投资策略
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表示,参与精选层投资可赚取三个阶段的收益,投资者可根据个人风险偏好进行选择。一是前期参与公开发行,赚取相对较低风险的“打新”收益。二是中期用时间换取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三是企业转板预期明确后,其在精选层和A股市场的估值差会迅速收窄。
诸海滨称,对于转板预期明确,且成长性好的公司而言,其在精选层的估值或随着时间临近和确定性增强逐步与沪深市场可比公司接轨;对于成长性好但转板暂时存在困难的公司,估值或与A股可比公司存在一定折价;对于成长性一般且转板不确定性较大的公司,估值相对或更低。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个人投资者参与精选层投资可以从短中长期确定策略。“短期看,6月23日起精选层开始网下打新的正式询价,7月1日将开启网上打新。新三板投资者可以参与首批30多家精选层企业的打新。新手也可以此练练手。”
周运南指出,从中短期看,可重点关注宣布拟上精选层但近期回调较深的企业,或者临近辅导验收的企业,或从基础层刚进创新层的企业等;从中长期看,在精选层正式挂牌后,投资者重点可放在精选层中挖掘准转板概念股;从长期看(投资周期3年以上),重点放在基础层具备高成长性的“小而美”潜力企业,陪同企业成长,从基础层到创新层,再到精选层甚至转板上市。
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高凤勇认为,精选层首批企业的表现会起到引领作用,新三板的估值体系将重塑。投资者应该关注新三板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机会。
布局优质公司
对于如何选择投资标的,与会嘉宾看法不一。李曾表示,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基金管理人开发的选股模型确定备选股票库。新三板精选层股票备选股的量化标准有四个。
具体看,上年收入不低于1亿元;上年的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最近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5亿元;公司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正或者最近两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15亿元。“盈利方面,超过50%的新三板精选层辅导公司净利润在5000万元以下,但从盈利质量看,ROE超过20%的公司占比达到31%,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李曾认为,精选新兴细分行业的成长股是投资的核心理念,包括TMT、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链、新兴消费、高端装备制造等。
诸海滨建议投资者学会认知公司,发现价值,衡量成长性。精选层涉及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新三板优质公司,需要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前提下,进行战略投资布局。
张驰认为,投资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需要详细研究企业,研究行业,不能盲目,要“投资熟悉的产业及企业。”
新三板精选层开板进入冲刺阶段,多家公司已启动发行事项。在此背景下,全国股转公司主办的“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与投资价值前瞻云峰会”6月23日举行,来自监管、公募、券商、私募等部门或机构代表详解公开发行需把握的要点、精选层下的投资机会及其策略。
机构人士认为,参与精选层投资分享改革红利,需要认清风险,合理匹配资金,适度布局和高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