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药VS看得懂的医 机构:医药投资倾向“降维出击”

发布时间: 2020-07-11 08:57:2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机构:医药投资倾向“降维出击”

□本报记者徐金忠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医药指数已累计上涨55.24%。在医药行业普涨之际,若从个股角度来看,却呈现相当的结构性差异。药品行业股票表现相对分化,而医疗服务类股票则获得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乃至知名投资机构的加持。投资机构人士指出,从行业来看,药品行业特别是创新药领域,投资门槛较高,而医疗服务类个股则因为具有消费属性,更容易获得市场资金的认可。

“看不懂的药VS看得懂的医”,投资机构各有偏好,目前阶段,“估值降维”模式渐起,其核心则是市场寻找次高景气估值相对合理的品种,以规避可能的拥挤破坏。而机构投资者对于医药行业倾向于“降维出击”,即投资于逻辑显见、确定性强的机会。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参照海外发达国家市场,一般而言,偏创新的药品领域将更具弹性,也有望在较长时间段内跑赢偏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

医药牛气冲天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无疑是资本市场耀眼的明星。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医药指数已累计上涨55.24%。一些医药类个股,更是录得较大涨幅,例如恒瑞医药今年以来上涨36.55%,药明康德同期涨幅为54.42%,爱尔眼科累计上涨51.39%,骨科行业上市公司凯利泰更是上涨112.25%。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医药行业的强势行情中,也有结构性的区别。其中,药品行业中的仿制药和创新药分化明显,仿制药虽然有部分品种受疫情因素影响,但是在带量采购等宏观因素压制下,表现较为一般;创新药领域,虽有研发上市的相关风险,但整体而言,核心品种的创新药仍是市场资金追逐的对象。而在医疗服务领域,则显示出整体较好的局面,眼科、骨科、检验检疫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多数股票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

对于医药行业的整体表现,国海证券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响,居民对医药领域的需求较确定,行业整体的景气度较高。同时,药品和医疗服务的分化,则受市场对行业逻辑的理解以及业务确定性等的影响。

“在创新药领域,我很难对技术路线有十分前瞻的研判,也避免对技术进行草率的预判,但对医药行业有着大趋势上的正确认知,再跟踪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就可以找到其中较好的标的。”弘毅远方基金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张鸿羽表示。

投资机构重点配置

对于医药行业的机会,机构资金自然趋之若鹜,而观察今年以来牛气冲天的医药股,公募基金、私募机构、保险资金等都是重金布局其中,成为医药强势行情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机构资金多能在医药行业坚持重点配置和长期持有。

有险资机构表示,今年以来,对医药行业个股的配置力度加大,投研方面,在本机构内部力量之外,也借助了外部力量的帮助。投资标的上,将增长前景确定的仿制药和技术路线先进的创新药作为基本配置,而在医疗服务领域,则多做交易型配置。

这样的结构性差异,同样反映在部分知名投资机构的选择上。高瓴资本今年以来在医药行业接连出手“扫货”。继宣布23亿元包揽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组织)龙头企业——凯莱英定向增发后,高瓴资本与凯莱英的合作进一步加速,凯莱英引入高瓴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并签署协议。高瓴资本通过推动相关企业与上市公司合作,拟为凯莱英带来订单累计不低于8亿元。此外,凯利泰发布定增预案显示,高瓴资本为战略投资者,拟认购2100万股。若成功发行后,高瓴资本的总持股将达5.13%。其中,凯利泰是骨科行业龙头,而凯莱英则是国内领先的CDMO企业。

竞逐强确定性标的

对于医药行业的内部分化,基金机构认为,这是市场风险偏好、产业发展阶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医疗服务以及CDMO等,都属于产业链上相对确定的部分。其中,医疗服务更是与居民医疗消费直接挂钩,确定性强。创新药领域,同样是追求确定性品种,有拳头产品的公司更易获得资本认同。”一家私募机构医药行业研究员指出。

参照海外发达国家市场的经验,一般而言,偏创新的药品领域更具弹性,也有望在较长时间段内跑赢偏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上述研究员指出,医疗服务行业后续将体现更强的消费属性,而可能淡化创新驱动,但药品领域特别是创新药领域,则因为其开创性和独占性意义,更具增长潜力,在二级市场将表现出更好的弹性。医药投资的“降维出击”,或只是当下产业发展阶段和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之下的阶段性产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