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信托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变化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 2021-07-27 10:48:12 来源: 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5月18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信托产品投资者数量较年初净增7.92万个,增幅为9.78%。截至当季末,信托产品存量投资者数量为88.87万个,自去年初以来连续5个季度上升。

从去年开始,认购信托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转型后的信托行业中,家族信托规模增长,服务信托成为转型新方向。

个人财富新选择

“购买信托成为我平日投资理财、增加补充收入的一部分。”5月20日,济南一企业高管宋明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孩子已经研究生毕业,自己和爱人的工作及收入比较稳定,就尝试了保险、基金以及信托等相对稳健型的投资。

“处于中低风险、低风险阶段(孩子成年后)的这类投资人,是非常适合买信托产品理财的,保险是始终都要配置的,现金流至少要预留出3-6个月的,以备不时之需。经过了P2P这种风险较大的金融产品后,很多投资人日趋理性和专业,也愿意接受和学习相关金融投资理念。因此,目前信托产品的投资者总数正在增加,自然人投资者大大增加。”山东瑞华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解秀民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相比,信托收益具有自身优势。

“信托产品的优势已经被更多投资者理解和认可,尽管集体信托产品的利率在下降,但投资者对收益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宋明明表示,现在信托业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相较以往有所提升,很多持有人和投资人对这种投资持正面态度。

“以保险金信托为例,这种信托服务兼顾了保险和信托在财富传承方面的双重优势,既满足了高净值客户对于保险的风险保障、财富增值的刚性需求,又具备信托的定制传承、激励后代、灵活分配和资产隔离等优势。”解秀民表示。

家族信托异军突起

“疫情以来,国内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心态悄然发生变化,在投资行为上更加趋向稳健保守,在财富规划上更加倾向于财富隔代传承,在金融工具选择上也更加青睐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财富传承工具的合理运用。”解秀民介绍说。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去年家族信托成为信托行业加速转型的新发力点,规模较年初增长80.29%。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异军突起,给布局早、投入大的先行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建信信托家族信托实收资产规模突破650亿元,中信信托的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累计受托资产规模近500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当前的家族信托业务均以金融机构信托公司为受托人,此类家族信托起点很高。但自然人作为受托人的民事信托则鲜有落地,目前仅有极少量以自然人作为受托人的情况。这是当下信托制度所面临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未能普惠。

解秀民表示,当前家族信托尚处在蓝海期,家族信托业务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信托公司、私人银行、律师与税务师、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及独立家族办公室等主体的积极参与,行业活力与发展水平有望提升。

监管趋严

“综观整个信托行业,‘强者恒强’已经形成行业的头部效应,目前头部前十的企业净利润总额占行业的一半以上。”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金融学院副院长何英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实力雄厚且经营稳健的头部企业脱颖而出,如华能信托、平安信托净利润均超30亿元。

今年,监管部门对信托金融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业务等继续施行“两压一降”的监管政策,对当前信托机构开展信托业务、推出信托产品提出更加严格的甄选要求。“资管新规落地后,各资管机构的监管尺度逐渐统一,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发行数量和发行额度‘双降’,尤其是监管层56号文对‘投资类’信托提出严格监管,以房地产为主要资金投向的融资类信托继续受到抑制。”何英盛认为,通过加大对房地产类投资信托的监管,现在很多信托基金受限于此,纷纷“瘦身”。

何英盛认为,随着监管和竞争不断升级,信托产品的吸引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往高风险、不合规的相关产品面临销售难的问题,也让企业彻底树立了“红线”意识。

(文章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