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记者注意到,《报告》阐述了上交所在2020年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披露了上交所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责任的理念、实践和成绩,这也是上交所发布的第四份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800家,股票总市值45.5万亿元,成交金额84万亿元,筹资总额3477.1亿元。股票期权合约累计成交9.8亿张,累计成交面值36.8万亿元,年末股票期权投资者账户总数达49万。债券现货挂牌20378只,托管规模13.2万亿元,筹资金额6.6万亿元,累计成交金额270.6万亿元。基金挂牌总数373只,总市值9329亿元,累计成交金额10.8万亿元。
加快建设绿色金融市场
全方位践行绿色经营理念,努力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上交所首先从自身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做起。
2020年前三季度,上交所本部能耗使用1383.62吨标煤(当量值),较2019年同期(1424.7吨标煤)降低2.88%。第四季度起,上交所主要职能部门搬迁至上海金融交易广场新大楼,新大楼绿色环保设计成功实现节能减排。
与此同时,上交所加快建设绿色金融市场,包括加大绿色股票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丰富绿色投资创新产品、强化绿色理念宣传教育等。
股票方面,2020年,沪市主板新上市公司中,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4家,首发融资63.15亿元;同年,科创板上市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19家、首发融资达206.65亿元。截至2020年末,有33家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在审或在注册发行阶段。
债券方面,截至2020年底,共计188只绿色公司债、49期256只绿色ABS在上交所发行,发行规模共计2479亿元。其中2020年共发行73只绿色公司债、45只绿色ABS,合计发行规模达680亿元。
创新产品方面,2020年,上交所挂牌上市了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首募规模超过14.7亿元,为同类型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该基金跟踪中证可持续发展100指数,是国内首只可持续发展主题投资ETF。同时,积极推动沪深300ESGETF、中证120ESG等产品的开发。目前,上交所还储备了一批权益类ESG、债券类ESGETF产品,未来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绿色投资产品资产配置选择。
记者获悉,上交所对绿色金融高度重视。近年来,上交所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2017年底上交所专门成立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全方位推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2018年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绿色发展推进绿色金融愿景与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以来,上交所紧密围绕该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支持绿色企业及项目融资、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加强研究宣传培育绿色金融投资者等五方面绿色金融工作,相关计划已基本完成。
投入脱贫攻坚战和抗击疫情阻击战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上交所借助公益基金会平台优势,全情投入脱贫攻坚战和抗击疫情阻击战,全年投入资金1863万元。
记者注意到,2020年,上交所继续以定点扶贫为抓手,并在资金管理上有所创新改革。《报告》显示,2020年,上交所直接投入扶贫资金1500万元,并将项目管理转变为资金使用管理,不再事前拟定帮扶具体项目,而是事后进行资金使用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灵活性。2020年7月,协助宿松县制定和发布对口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扶贫资金拨付使用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
作为证券交易所,上交所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助力扶贫作用。一是对扶贫公司债券进行优化审核,开通了债券预审核及挂牌上市的“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对接、专人专审、即报即审”的优先审核政策,在同等情况下提高审核效率。二是加强市场培育及推广,做好与贫困地区发行人的信息沟通、服务对接和发债安排等各项工作,引导贫困地区企业利用公司债券拓宽融资渠道。2020年发行扶贫公司债券188亿元,支持企业募集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助力精准扶贫。
在抗击疫情方面,记者注意到,疫情发生后,上交所公益基金会立即行动,向湖北慈善总会捐赠现金200万元,支持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抗击新型疫情。3月,广发证券与基金会联合开展“万众一馨广发同行”公益活动,广发证券通过基金会出资向各地赴鄂医疗救援队、湖北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捐赠医保物资。
正成为全球新兴资本市场典型代表
立足新发展阶段,上交所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关键位置,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对于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报告》显示,2020年,上交所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纪录。全年沪市首发上市公司233家,募集资金3477亿元,均较上一年增长89%。其中,科创板新上市公司145家,募集资金2226亿元,分别增长107%、170%;主板新上市公司88家,募集资金1251亿元,分别增长66%、23%。在2020年度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排名中,上交所股票市场IPO数量、融资额均排名第1,正在成为全球新兴资本市场的典型代表。
同时,上交所利用科创板平台积极支持硬科技发展,通过坚守科创板定位、把好入口关、助力突破关键技术、支持“硬科技”企业,例如中芯国际、寒武纪、绿的谐波等多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标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产业聚集效应和品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而企业在登陆科创板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深耕研发,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未来,科创板将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目标,为科创企业源源不断注入资本动能,推动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
加快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上交所2020年另一重大工作。记者发现,2020年,上交所制定发布《推动提高沪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提出39项具体措施。
截至目前,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在增量上,以注册制和科创板建设为抓手,严把“入口”质量关;在存量上,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同时畅通市场“出口”,抓好退市制度改革落地。全年60家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25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产业超过800亿元,占比达到32%。
此外,上交所去年开始还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落地。试点通知发布以来,上交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整体部署,统筹推进,全面落实,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一是完善规则供给。着手建立较为齐备的配套规则体系。二是加强市场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座谈走访,加大新闻和舆论宣传,重点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产品基础知识普及。三是做好技术准备,保障系统上线。
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上交所的总目标,近年来,上交所持续提升交易所国际化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在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上,一方面,上交所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不断提升两地投资者的投资便利度。
2020年11月,上交所向市场公布沪深港交易所就扩大沪深港通股票范围达成的共识,宣布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范围,以及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标的范围的相关安排。
另一方面,上交所沪伦通西向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深度服务中国企业海外展业。2020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通过沪伦通机制成功在伦交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上市交易,三只GDR的发行价格均在A股基准价格的九折以上,累计募集资金41.4亿美元,对发行人利用外资拓展海外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上交所还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务实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例如2020年7月亚欧非14家境外交易所50多位代表参加了上交所举办的证券交易所网上交流会,共同分享专业知识和抗疫经验。
高质量服务国际投资者也是上交所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一大表现。2020年,上交所面向国际投资者举办了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内容涵盖主板、科创板、新《证券法》、ETF互通等多个维度,生动展示上交所乃至中国资本市场的全貌。在推动国际投资者深度了解上交所上市公司方面,2020年共计举办4期“国际投资者云走进上交所上市公司”活动,合计调研倍受外资关注的24家主板公司和16家科创板公司,累计吸引来自全球超20个国家地区、150余家机构的近600名代表参加,推动国际投资者与沪市公司深入交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