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暴涨6%!CRO赛道为什么牛股辈出?后市还能延续强势吗?揭秘>>
原标题:金鹰基金“优生差生”规模变动有玄机?
来源:北京商报
虽然新任高管尘埃落定,但金鹰基金眼下的压力不小,最新数据显示,在二季度末公募行业规模环比增长的同时,金鹰基金的非货币管理规模却逆势“缩水”。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比较金鹰基金旗下产品一二季度的规模变化发现,其存在“冠军基”规模增长平平、业绩倒数的产品却规模大增的特殊情况。此外,还有个别产品的一季度末规模较2020年年底大幅增长,却在二季度末再遭遇“断崖式”下跌。
非货币规模逆势下滑
7月28日,金鹰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司原首席信息官刘盛因工作安排转任督察长,由公司总经理姚文强兼任首席信息官一职。
今年2月8日,金鹰基金原督察长徐娇娇因个人原因离任,由姚文强暂代督察长一职。至今,金鹰基金的督察长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据金鹰基金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设在广州,注册资本5.1亿元;股东包括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66.19%、24.01%和9.8%的股份。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金鹰基金的非货币管理规模为299.12亿元,环比减少32.46亿元,在当前全市场数据可取得的156家基金管理人中排第77名。此前在一季度,金鹰基金的管理规模创下其自2018年三季度末以来的新高,达331.58亿元。
而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3.03万亿元,环比增加1.47万亿元。
不难看出,在行业规模增长的同时,金鹰基金的管理规模却逆势下滑。具体来看,截至二季度末,金鹰基金的权益类产品规模达232.85亿元,在其非货币管理规模中占比高达77.85%。而一季度末,其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则为241.13亿元。
对于非货币管理规模下滑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金鹰基金,但公司方面对此未予以回应。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对于公募基金而言,近年来的产品越来越多,在同质化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部分业绩表现相对一般的基金产品可能会面临赎回压力。
整体来看,金鹰基金旗下产品的长期业绩表现相对优异。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金鹰基金旗下近一年共有2只产品的收益率翻倍,分别为金鹰改革红利混合、金鹰民族新兴混合,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126.73%、121.68%。若拉长时间至近三年来看,金鹰基金旗下则有15只产品的收益率翻倍,最高至347.81%,为金鹰信息产业股票A。
“冠军”增长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在比较金鹰基金旗下产品今年一二季度的规模变化时,发现了几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在年内市场波动不断的背景下,由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民族新兴混合以高达53.15%的年内收益率一举“登顶”,成为2021年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冠军。随后,该基金的收益率不断攀升,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该基金的年内收益率为62.67%,并在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榜中排名第4。
在业绩表现向好的背景下,金鹰民族新兴混合的规模也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的最新基金资产净值为3.95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2.84亿元。不难看出,虽然该只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向好,但规模增长却并未有突出表现。
值得寻味的是,相较于金鹰民族新兴混合的规模增长有限。金鹰基金旗下则有一只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在二季度末规模大增,一改此前的“颓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成立于2016年3月的金鹰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的年内收益率为-9.77%,跑输同类平均14.66个百分点,在金鹰基金数据可取得的4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排名末位。而在二季度期间,该只基金的收益率为7.27%,较一季度期间的-15.98%收益率有明显增长。
然而,在整体业绩表现平平的背景下,金鹰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的规模却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金鹰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的最新资产净值为39.99亿元,成为金鹰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而一季度末其规模仅为978.9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二季报内容显示,报告期内(即二季度期间),金鹰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资产净值已发生连续超过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已按法规要求向证监会报送解决方案。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还在季报中注意到,金鹰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在二季度期间有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季报内容显示,有机构投资者在6月中下旬大举申购该产品。
其中,在2021年6月16日当天,有机构投资者申购金鹰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1159.36万份,在报告期末持有的份额占比为0.5%;而6月17日-18日,也有机构投资者申购2896.81万份,份额占比为1.25%;另外,在6月16日-24日期间,还有机构投资者申购该基金约1.16亿份,份额占比为5%;直至6月28日-30日,再有机构投资者申购7.53亿份,份额占比达32.51%。
某公募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这种情况可能是公司跟机构谈好了,主要是为了‘保壳’而进行的操作。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成立产品已经付出了一定成本在信披和营销宣传上,所承担的成本已经不少,因此公司不会轻易放弃一只产品。而对于业绩表现不佳的现象,鉴于这是只主动权益产品,未来可能会通过更换基金经理来解决这一问题”。
郭施亮则提醒道,当基金产品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时,需要警惕巨额赎回风险。一旦发生巨额赎回,则可能对基金产品的净值构成比较明显的波动冲击,从而损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建议投资者在选购这类基金产品前,多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实际占比,有利于规避大额资金撤出时所带来的风险。
产品规模波动不断
事实上,有关巨额赎回的情况也曾发生在金鹰基金旗下另外一只产品上。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金鹰元和灵活配置混合的合并规模为9044.69万元,而一季度末,该只基金的合并规模高达95.8亿元。而在2020年年底,该只基金的合并规模仅为1.03亿元。
据季报内容显示,金鹰元和灵活配置混合在二季度期间曾遭遇机构投资者的多次赎回。其中,在2021年5月19日-20日期间,有机构投资者赎回4.14亿份;在5月26日-6月3日期间,则有机构投资者赎回3.1亿份;另在6月4日,还有机构赎回9309.06万份。
但在业绩表现方面,金鹰元和灵活配置混合的净值却并未因遭遇大额赎回而产生明显波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该只产品的A/C份额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47%、9.07%,分别跑赢同类平均4.58个、4.18个百分点。
为何该产品在遭遇大额赎回后,净值表现却无明显波动?前述公募从业人士表示,可能是基金公司提前做好了预防,在基金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提前沟通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慢慢地卖出,就不会影响产品净值。
郭施亮则分析道,也可能是基金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较灵活,在机构投资者巨额赎回前,拥有足够的现金类资产以应对相关风险的产生。“从上述产品的情况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规模较大,而当机构投资者进出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基金公司需要提前做好风控准备,如准备一定的现金资产防止因为巨额资金进出而引发的风险。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可以加强与相关机构投资者的联系,为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提前准备。”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