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瑞芳
利川市柏杨坝镇桃子园的村民,摘掉穷帽后活泛起来,甩开膀子,奋力开凿自己的“桃源”路。
5月7日,55岁村民周志成坐在自家院坝里,悠闲地抽着旱烟,晒着太阳。院坝里花开正艳,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桃子园村看不到垃圾,随处可见不同颜色和功能的垃圾收集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分门别类。每个村民小组有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知识宣传栏。州住建局驻桃子园村“尖刀班”队员走村入户,开小组会、院子会,宣传垃圾分类投放相关知识。
全村配备了210个垃圾桶。其中,10个红色有害垃圾桶分发到每个小组,主要投放废弃灯管、电池、药品、农药等有害物品;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各100个,分发到每家每户。
村里修建了一座垃圾分拣站,将金属、纸张、玻璃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卖给回收公司,变废为宝,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有一辆垃圾转运车,将不可回收垃圾转运到镇上的垃圾收集点。
为解决污水问题,单家独户的村民家都建有化粪池;村民集中区域,除了化粪池,还建有沼气池。村里脱贫之星办的养猪场,全部进行了污水管网处理,保证排放达标,不污染环境。
与此同时,硬化一个场坝、整修一条边沟、新建一排花带、改造一类厕所,桃子园村前期农村环境示范整治推行“四个一”扮靓每家每户。
“这么干净的环境,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家家户户都在暗中比,看谁家更干净漂亮,谁也不想落在后面。”周志成说,他专门选了好看的花草种在花坛里,一出门就能闻到花香,心情美。有了路灯,晚饭后还可以沿干净的水泥路散步、聊天……
呼吸着乡村的新鲜空气,享受着跟城里一样的设施,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村民充满了幸福感。
省住建厅公布的全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培育期名单中,恩施州有6个村上榜,桃子园村在列。谁曾想到,如今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几年前却是典型深度贫困村。
桃子园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154户560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40.9%。该村海拔1350米至1700米,位置偏远,基础薄弱,无资源、无资产、无规模性主导产业,无手机信号、无办公场所。何时才能摘掉穷帽子?村民望眼欲穿。
推荐谁当第一书记?选派哪些工作队员?工作怎样开展才能扶到根上?3个关键问题摆到了州住建局党组会上。51岁、13年党龄、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王韬被推荐为该村第一书记,该局二级单位负责人李云等3人为工作队员。
进村第一天,王韬和队员撂下行李就往村民家跑。踩着泥浆路,看到塌腰房,推开串风门,他们心里五味杂陈。
扶贫问苦到厘毫,辗转辛苦筹资金,“五个一批”有兜底,精准脱贫出实绩。自2017年实施帮扶以来,围绕“八个到村到户”“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双十看”等目标任务,州住建局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攻弱项补短板,桃子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像玉带缠绕山间,串起每家每户;干净的路上立着109盏太阳能路灯,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炊烟袅袅升起,村民拧开水龙头,淘米做饭……
离新修的村委会不远处,有一个香菇种植基地,28个大棚内放置了10万个菌棒。
63岁村民朱正华在大棚里采摘香菇。他是桃子园村一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3月开始在香菇大棚里务工,一天收入80元,2019年仅此一项就收入2万元。朱正华的大孙子9岁,小孙子4岁,儿媳离家出走一直未归,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两个孙子全靠他和老伴照顾。
“家门口就能挣钱,还可以照看家里,真的很感谢村里给我们机会,要不然日子真是过不走,更不要说光荣脱贫了。”朱正华感激地说。
79岁村民周通祥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住在四组高山上,不通公路,2018年搬迁到村里的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共有7户22人,每户配有一个猪圈,还修建了沼气池。
“变化太大了,不愁吃不愁穿,住的地方又干净漂亮,什么都有,是真享福了!”忆苦思甜,周通祥老人十分珍惜现在的生活。
大地遍绿展生机,生态宜居幸福篇。如今的桃子园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收入稳定、居住环境优美,村民正在驻村“尖刀班”带领下,打造留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
来源:恩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