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如今已成中年汉子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皓
尽管已经离开武汉16年,对于全国四处打工的河南人张海峰来说,武汉仍是他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
25年前,张海峰来到武汉打工,住在汉口的一个棚户区,邻家夫妇待他如儿子,令他至今难以忘怀。2003年,张海峰离开武汉后,双方因故失联。
近年来,他曾两次前来武汉寻找无果。昨日,他求助楚天都市报《帮到底》栏目,希望能帮他完成新年的愿望——找到曾待他如儿子的“隔壁爹娘”。
打工少年幸遇好邻居
42岁的张海峰,是河南驻马店人。幼时家贫,1994年,才上完初二的张海峰跟随爷爷张耀宗来到汉口做小生意。
爷孙俩租住在汉口台北一路武汉热处理厂旁的棚户区,这是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爷爷外出做事时,张海峰只能独自待在家里。
从偏僻的河南农村来到汉口大都市,人地两生,年纪尚小,加上性格内向,小海峰的内心有些孤单。
“那个时候,讨生活真的很艰难。”张海峰说,当时爷孙俩经常是每餐只吃馒头或者一碗面条。为谋生计,张海峰跟别人到工地上做泥工,一天能挣25元。
与张海峰爷孙俩紧挨着的棚户里住着一家七口人,男主人叫刘常德,女主人叫高桂荣,他们上有母亲,下有四个女儿。
作为邻居,爷爷与刘常德交往较多,原来刘常德也是河南驻马店人,他的父亲去世早,随母亲逃荒来到湖北随州,娶妻成家后来到武汉讨生活,夫妻俩靠踩三轮车谋生。
刘家虽然经济条件也不好,但偶尔会用瓦罐煨汤,大蒜炒肉,香气四溢。看到爷孙俩平时生活十分清苦,刘常德夫妇俩常关心地对张耀宗说:“您孙子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来,给他盛一碗汤过去!”
那排骨藕汤和大蒜炒肉的美味,成了张海峰的味觉记忆。就这样,一个腼腆异乡少年的心扉逐渐被打开。
看到刘家四个女儿,张耀宗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这么关爱海峰,要不就让他当你们的干儿子。刘家自然笑着说好。两家也就这么一说,其实也没有举行什么正式的结亲仪式,但张海峰确实感觉到了刘家父母般的关爱。
刘家四个女儿,从大到小分别叫刘青、刘艳、刘辉和刘莉。当年,张海峰都以姐妹相称。大姐在上班,两个妹妹在上学,与他同年大他月份的二姐待业在家。有次在刘家吃饭时,张海峰只吃了一碗饭,就客气地说吃饱了。话说,北方的碗比较大,武汉的碗较小,一碗饭对张海峰来说确实不够。“你肯定没吃饱!”当时,二姐直接拿过张海峰手中的碗,又添了一碗饭。
刘家经常给张海峰端好吃的,买糖果、饼干、瓜子零食的时候,也不忘分给他一份。回忆起往事,许多感动的画面在张海峰的脑海里闪过。
不仅如此,2000年,张海峰的儿子生病没钱治,还是刘家借了2000元渡过难关,后来他回河南老家卖掉羊才还上。
两次来汉找恩人未果
2002年,爷爷因为腿病先回了河南老家。第二年,张海峰离开武汉后,去了陕西、广东、浙江等地,现在上海打工。
但武汉,一直是他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
2003年离开武汉时,张海峰曾留了刘家的座机号码,双方一直都保持着电话联系。
“2006年上半年,座机都还打通过。”张海峰说,当年干爹说他响应政府的号召,上交了麻木,在一家医院做门卫。二姐也上班了,干爹告知了二姐的电话,但后来他的手机掉了,到了2006年下半年再打刘家的座机时,就打不通了。
2009年,张海峰到广东打工,和工友们途经武汉,曾来到原来的热处理厂附近寻找,发现那里已经拆迁,他和工友们都背着厚重的行李,没法继续寻找,只好作罢。
去年12月,张海峰又带上烟酒礼品,专程从河南老家来武汉寻找。顺着建设大道到云林街,通过台北菜市场,再往里面走,一排笔直的红杉树还在,但是原来的棚户区,好像已经变成了学校。
张海峰来到台北路派出所求助。遗憾的是,民警表示,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没有相关手续,不能随意查询。
“有时一转身,就是一生。”年过不惑的张海峰生出这样的感慨。如今,经过不懈打拼,张海峰已在宁波买房,两个儿子也都考取了大学。他在工地上做采购,收入也比较可观,一家人生活幸福。
张海峰觉得,生活日新月异,唯有真情难得,新的一年,希望恩人一家健康平安,企盼能够相见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