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利率计算方式“低利率”宣传夸大其词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针对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范围、贷款产品在营销中利率的表述方式等做出了具体规范。央行出台这个公告主要有哪些考虑?目前具体存在哪些问题?
记者发现,许多App在宣传借钱功能时,会用“日利息”的概念替代银行计息通常使用的年化利率。有的App就使用“1000元借1天的利息”这样的计算方式,来模糊用户实际借款的利率水平。
这些借贷平台给出的利率究竟是低还是高呢?仔细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银行年利率一年按照360天计,这家宣称“1千元用一天,最低仅需0.2元”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经过换算,就是0.0002*360=0.072。这样的年利率已经高达7.2%左右。要知道,目前正规银行的消费贷、信用贷等的年利率普遍在5.22%到5.88%左右,在优惠期间利率还有机会打折。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 田轩:消费者其实可能金融知识并不完全具备,一些宣传,一些包装,让你感觉,给你个错觉说,这个利息好像其实并没有多少钱,一天可能也就花两三块钱,三四块钱。但其实如果我们用金融的(知识),尝试把它年化(利率计算出来)的话,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这样的一个比例,所以可能会,第一诱导这些年轻人超前消费,不太切实际地超前消费,第二可能会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比如连续贷款,然后这种以贷养贷的一些情况。
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中,针对利率的方式特别指出,“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专家建议,如果用户确实需要使用这些App的借钱功能,也要在借钱的时候,事先算清楚实际的年化利率水平,衡量自身的还款能力。
开通App借钱功能 上传个人信息需谨慎
我们想要在各类App上开通借钱功能,App就会引导用户额外提供更多个人信息。但其实,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日常使用App完成美化图片、观看视频等基本功能,一般只需要简单注册账号即可,不需要提供过多个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开通借钱功能的过程中,哪怕没有实际向借贷平台借钱,也有可能会给我们自己带来风险。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用户想要获取准确的借款额度,首先就需要进行一系列认证,要完成包括上传身份证、面部识别、个人征信授权等步骤。而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当中要求,我们使用App看视频、美化照片等基本功能时,简单注册账号就可以,不需要在App当中过多提供个人信息。
因此,如果日常使用App时,出现向用户索取手机号码、上传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等信息,用户就要注意,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App功能使用、网络消费或浏览网页的需要,开始触及个人信息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就是大数据,大数据说白了(某种程度上)就是千家万户每个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所以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通过App获取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的机会。
网络安全专家 裴智勇:(借款前)都会以对你个人进行信用评估这样的方式,将你的手机,借用各种各样的索(要)权(限),会搜集大量的手机的权限。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我们是以大量出卖个人信息或者出卖自己手机上这种大量的隐私信息为交换条件,来换取了那么十几块或者几十块钱的这样一个优惠。
频繁查询 导致用户征信记录受损
即使没有混淆App上基本功能与借贷功能的区别,用户进行获取借款额度的操作,其实也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征信记录。由于要控制借贷风险,这些App会要求用户同意授权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如果多次进行类似操作,用户个人征信记录就会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相关提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征信报告多次被查询,可能说明信息主体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但均未成功。那么银行有理由推测该用户财务状况不佳,还款能力堪忧,这样的信息对后续申请其它相关金融服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某中介交易部门负责人:我们在帮助客户办理按揭贷款的当中,银行会查看借款人的征信记录,银行也表示,如果借款人的征信记录一定时间内超过银行确定的查询次数,会据此推测借款人曾向多家机构申请过贷款,可能存在财务状况问题,在买房首付款方面存在压力,也会将这个因素纳入到是否批贷的考虑当中,我们也遇到有客户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被拒绝贷款的例子。
这也就是说,用户使用App上“快速审核、快速到账”的借钱功能,貌似快速借钱一时爽,但后续对征信产生的影响可能就是因小失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我认为这个问题将来一定要解决,也就是平台要索取消费者大量的信息,一定要恪守合法、必要、正当、公平合理、保密、安全、执行同意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