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武汉涅槃重生》《这个春天我们不曾辜负》《武汉深耕基层“微治理”》三篇文章聚焦武汉。文章报道了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后重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武汉市正推动社区实现高效能精细治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随着国家战略聚焦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落地,武汉经济新力量、新机遇、新面貌不断涌现。文章摘要如下:
武汉涅槃重生
时隔一年,这一场春天之约,全中国看到花开,更看到重生的武汉。
时针拨回到2020年1月23日,拥有千万人口的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在这个本该喧闹的时节,武汉人把原有的烟火气藏起来,城市静止,家门紧闭。身处疫情的漩涡中心,这座城市将要面对的是新中国历史上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来自中南海的重要指示坚定有力,“全国一盘棋”的决策部署紧锣密鼓。
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医疗队、4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一批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迅速建成使用;“拉网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
好消息接连传来: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双为零,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3月25日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
4月8日零时,武黄高速武东收费站职工方静准时上岗,值守武汉重启后离汉通道的“第一班”。与此同时,武汉75个离汉通道管控卡点一并撤除。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检测989.9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
重启和复苏,是武汉彻底战胜病毒的另一面。休舱、清零、“解封”、重启;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安全的武汉,重新走进热气腾腾的生活,活力涌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2021年武汉随着赏樱季“热”起来了,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130多万大学生安然返校,总投资3305.4亿元的2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首批“武汉造”新冠疫苗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3月,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市的三个工厂一片忙碌景象。2020年,东风本田销量达到85万辆,同比增长5.88%,创下历史新高。
一年来,武汉瞄准高质量发展,聚力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五个中心”,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迭代体系,跑出“武汉速度”。
202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从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40.5%恢复到全年下降4.7%,武汉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春意浓,开门红,今年1~2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3%。武汉正以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展示着英雄之城的别样魅力。
武汉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主动承接更多国家重大战略在武汉落地,干出武汉加速度、干出武汉精气神、干出武汉新风采,拼出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新奇迹。
随着国家战略聚焦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落地,武汉经济新力量、新机遇、新面貌不断涌现。
延续着春天的希望,英雄之城武汉笃定步伐,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个春天我们不曾辜负
当春天再次如约而至,你是否想问候一句:他们还好吗?
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曾经为武汉战斗的身影,那些在艰难困苦中收获的爱和勇气……
穿越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人们重寻生活坐标,生命再次肆意生长,绽放光芒。
“那些我曾经忘记的谱子又回来了”
——“看夕阳的老人”王欣
2020年3月5日傍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湖北医疗队的刘凯在护送87岁的患者王欣做CT的途中停下,让住院近1个月的王欣欣赏久违的落日。一年之后,88岁的王欣重搭弓再抚弦。
3月,武汉,东西湖区园艺花城小区,88岁的王欣仔细擦拭着心爱的小提琴,对着钢琴校准音色。与新冠肺炎及其后遗症斗争了一年之后,悠扬的琴声再次越过树梢,回荡在阳光之下。
去年3月5日下午,在护送王欣出病房做CT途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湖北医疗队27岁的医生刘凯停了下来,让“已快一个月没看过太阳”、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感受了一次久违的落日。
相差60来岁的医患共赏夕阳。陪检员甘俊超按下快门,一时全网刷屏,温暖无数网友。
武汉“解封”后的第二天,王欣顺利出院。经过几个月调养,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他每天可以出门围着小区走上好几圈。“很长一段时间,我什么也不记得,但慢慢地,那些记忆、那些乐谱都回来了。”老人说。
经历生死,更懂得平凡珍贵。时隔半年,9月4日,刘凯重返武汉。老人拄着拐杖,紧紧拥抱他哽咽道:“你们把我从死神手里救活了……”久别重逢,不再是病人和医生,而是生死与共的忘年好友。
“能看到我掉下眼泪的,只有你们”
——“组局人”汪勇
疫情期间,以一己之力撬动巨量资源、为众多医护解决难题的快递小哥汪勇,被公司连升三级,目前,汪勇正在组更大的“局”。
在“封城”的几个月里,汪勇以一己之力,撬动了难以想象的资源:从组建志愿车队接送医护人员通勤,到协调提供每日近1.6万份餐食;从调配医疗物资,到给医护人员买拖鞋、修眼镜、修手机,解决生活所需……
这个35岁,单眼皮、高个头,走出家门时手头资源仅有一辆小轿车的快递员,集结起一群素不相识的同伴,自发搭建了一条医护后勤服务保障线,为武汉抗疫一线的众多医护人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疫情过后,汪勇带着志愿者克服种种困难,收集了在金银潭医院战斗过的全国各地200多位医护人员的亲笔日记,结集成《金银潭日记》。赠送给医护人员前,他都会写上几个大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然后认真签上自己的名字。
如今,汪勇的生活更加忙碌。在武汉市利济北路顺丰速运快递点的办公室,汪勇的手机就没放下过。因为出众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他被批准火线入党,被顺丰公司连升三级、破格提拔为手下有200多名员工的分部经理。
但他还在组更大的“局”。依靠公司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汪勇参与的慈善项目为4357个受疫情影响的湖北贫困高中生提供了学费。
“看到病房是空的,虽然失落,但更多的是开心”
——“以车为家”的医护夫妻
疫情期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护夫妻涂盛锦和曹珊曾“以车为家”。这个春天的下班路上,涂盛锦和曹珊牵手回家。
44岁的涂盛锦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六楼重症隔离病区副主任医师,40岁的曹珊是南二楼病区护士。
2020年初,首批“不明肺炎患者”被转入金银潭医院后的第二天,涂盛锦就开始参与救治工作。后来病区越开越多,1月7日,曹珊也投入战斗。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不久市内公共交通停运,医院职工不能回家的太多,加上前来支援的医疗队,单位宿舍爆满,酒店房间吃紧。夫妻俩做出决定:把机会让给同事,自己睡车上。从正月初一开始,这辆陪伴夫妻俩8年的爱车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没承想,这对医护夫妻就这样在车里度过近40个夜晚。
疫情之后,得益于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不仅是新冠病毒得到控制,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大幅下降。曾经每刻都在上演“生死时速”的金银潭医院,如今“慢”了下来,只有偶尔来复查的病人会打破些许宁静。“这是我当医生以来,最规律、最清闲的几个月。”涂盛锦开玩笑说。
一天工作结束,涂盛锦和曹珊牵着手走向停车场,空荡荡的大院里,三处新建的门诊大楼正拔地而起。他们的终点,不再是曾经依偎的车内方寸空间,而是那个真正的家。
“我最光辉的时候,不是在聚光灯下,而是在身体最黯淡的时候”
——援鄂护士周国红
鼠年春节,安徽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周国红走向疫情中心,她的防护服上写着“合肥四十五中陈彦然,认真写作业”。如今周国红期待陪女儿圆梦武汉大学。
“陈彦然,我正在武大赏樱,你要加油哦!几年后,我们在这里相见!”3月13日,在武汉大学的医护赏樱花专场,安徽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周国红向仍在读中学的女儿隔空喊话,为女儿加油鼓劲。
鼠年春节,本该万家团圆之际,周国红和无数医生护士一样,收拾行囊,走向疫情中心、战斗前线。临行前她对担心自己的女儿陈彦然说:“你一直想读武汉大学,武汉现在生病了,如果我们不去治,将来你就没有学校可以读了。”
3月8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宣布休舱,周国红和队友们再次提交请战书,转战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区,直到3月27日返回安徽。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迎接自己回家的,除了鲜花和掌声,还有一份甲状腺癌的确诊病历单。其实,在方舱医院工作期间,周国红曾经两次晕倒,多次感觉不适,“感觉就像被人掐着脖子一样难受”。
9月1日,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的周国红,重返工作岗位。
如今,周国红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陪女儿圆梦武汉大学、和家人一起旅行、随时准备“逆行”再出发。其实,女儿陈彦然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对她说的话:“周国红女士,请你认真与病魔斗争,请给我们好好活下去。”
“能想到最勇敢的事,其实是向前走”
——“火神山女孩”阿念
“90后”武汉女孩阿念是武汉市累计报告的5万多名确诊患者之一,她将武汉的记忆碎片写成《武汉女孩阿念日记》。现在,她用更热烈的方式投身生活。
对于阿念一家来说,2020年度过了一个艰难的春节。这年的2月,阿念和外婆、父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母亲当时也成了疑似患者。
2月17日,阿念在方舱医院接到母亲电话,得知外婆病情加重,被送到火神山医院治疗。而且外婆身体虚弱,不愿吃饭,抗拒治疗。26岁的她为了照顾89岁的外婆,成为少有的从方舱医院搬到火神山医院的轻症患者。她向正在隔离的母亲保证:“妈妈,我会照顾你的妈妈,然后带她一起回家。”
3月6日凌晨3时,抢救无效,外婆走了,阿念终究没能带“妈妈的妈妈”回家。挺过艰难,克制哀伤,不忘感恩。阿念含泪签下外婆的遗体捐献书,这也是火神山第一例遗体捐献,她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治愈出院。
3月28日,阿念解除隔离回家。她是武汉市累计报告的5万多名确诊患者之一,也是累计报告的3000多名病亡者的家属之一。
2020年8月,她回到北京开始正常工作和生活。本职工作是编剧的她,决定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将武汉的记忆碎片写成一本日记,拼凑起这些艰难岁月里的喜怒哀乐。
10月,16万字的《武汉女孩阿念日记》正式出版。“那些真实发生过的痛苦和泪水,那些冰封的人,我记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奋勇向前拯救生命的身影,我也会记得。”她在书的结尾这样写道。
“能想到最勇敢的事,其实是向前走,人间最宝贵的,是希望啊。”2021年2月的一天,阿念在微博上写道。
武汉深耕基层“微治理”
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短板,答好“时代必答题”,武汉市积极将党的“神经末梢”与城市治理的各方力量融合,赋能街道社区、做精小区服务、构筑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武汉市正推动社区实现高效能精细治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
武汉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武汉全市常住人口超过1100万,共划分为1400余个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绝大多数社区长期面对人手紧缺、事务繁杂的“老大难”。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武汉市对所有小区实行封控管理,社区工作者成为信息采集、组织居民团购、帮扶特殊群体、协调患者就医等多项任务的主力军,工作压力瞬间倍增。
尽管社区工作者拼尽全力,但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当时,武汉市紧急部署各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招募志愿者到居民小区,为封闭在小区里的居民提供服务。在70多天的封闭期间,这些党员干部坚守劝阻岗、清洁岗、配送岗,充当守门员、巡逻员、解惑员,有效减轻社区工作强度,使居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社会保持稳定,为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疫情过后,武汉优化调整社区力量、聚焦做精小区服务、督导社区工作者深耕小区。
从去年5月开始,武汉市加快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居民小区延伸。根据安排,小区党组织依据小区规模等条件实施单独组建或与相邻小区联合组建,小区党组织书记由小区所在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吸纳小区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负责人以及居民党员代表为兼职委员。
小区建起了党组织,居民有了主心骨。
此外,武汉市还注重擦亮物业企业红的底色,在市区全覆盖成立16个物业行业党委,建设48个物业行业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并将物业企业党支部纳入各社区“大党委”,推动实现组织联建、要事联商、矛盾联处、服务联评,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
“社区的人情味越来越足了。”绿汀雅境小区居民孙文秀说,有事情共同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干群、邻里关系明显改善。
武汉市委组织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成立4629个小区党组织,建立2319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深化落实小区“三方联动”服务机制,一年来受理群众诉求9068件,满意率90%以上。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卫彬 廖君 侯文坤 熊琦 王自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