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重振看湖北】一年了,武汉很好,你们好吗?中国之声回访《天使日记》讲述者

发布时间: 2021-04-16 09:49:14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0年4月8日零时起,封闭了76天的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制措施。4月8日,标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见证中国抗疫坚强有力、成效卓然。

直到今天,一年前武汉“解封”的场景依然让人动容。那一天零点时刻,百年江汉关钟声敲响,长江沿岸25公里灯光秀亮起,近千座楼宇和七座大桥一起被点亮,轮船灯火通明,汽笛和着钟声震响江城。76天按下“暂停键”的大武汉,终于迎来重启的曙光。

疫情期间,我们见证了数百支医疗队、数万名医务人员,从四面八方出发,在“九州通衢”画下了同心圆,一年前武汉按下重启按钮,离不开数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的辛劳汗水。

2020年1月29日到3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天使日记》,邀请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以语音自述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战“疫”最前线的故事。从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方舱医院发来的349篇声音日记,为我们记录下这段历史。

这里有医护人员与患者生死与共的患难深情,有危难之中愈发浓重的亲情、爱情,还有战“疫”一线的局势变化。一年过去了,武汉已经康复,那些在关键时刻留下记录的白衣天使们还好吗?

1

我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卉。2020年疫情期间,我在医院呼吸二区与呼吸七区二个病区负责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疫情后,我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现在在医院南京路院区呼吸科二病区担任护士长,负责呼吸重症、呼吸介入、呼吸康复等患者的日常治疗、护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

曾经的隔离病房到现在宽敞明亮的病室收治着普通病患,我们一边根据疫情变化做好防控后续工作,一边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恢复正常诊疗秩序。

武汉“解封”已经一年了,我们迎来的不止春暖花开,还有寒冬后的久别重逢。前段时间,医院邀请10支援汉医疗队重返武汉,带着我曾经的战友重返我们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地方,种下了属于我们的友谊之树。

今后,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用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护理,帮助每一位患者早日康复。

2

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呼吸三科的护士,佧米力江·阿力木。去年我作为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前往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参与了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就像一家人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工作上相互协作,携手救治患者。病区里的患者也都特别勇敢,他们尽全力地来配合我们,他们和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这些都让我特别感动。能够看到患者的康复和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年3月,我被党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还主动申请参加“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来到了和田县吾宗肖乡拉依喀村,在村子里和在医院一样每天都很充实,我们要走访入户了解村民有什么困难诉求。我觉得工作性质其实没有变,都是在为人民提供服务。我也希望通过在基层一线的锻炼,能够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更快提升。

3

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护士马莉,我参加的是河南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护理工作,在方舱医院一共待了37天。我现在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普通临床一线护士转变成管理者,除了一线护理工作之外,所有的事情都要做、所有的事情都要操心,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我现在每天早上7点就要到医院,7:30以前巡查一圈病房,把工作布置一下,中间能干的活都得干,晚上病人比较多的时候需要加班,有时8点、9点,甚至10点这种情况都会有。

上次(2021年3月)我们去武汉,再次踏进那个城市的时候,在下雨,我就想起来当时我们支援武汉的一天一天,此时此刻我们在干嘛,我都记得非常清晰,去过哪些地方,只要我们去过的、我们工作过的,每个情景我都忘不了,它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影响。经历过这次抗疫,更加坚定了我想从事这份职业的信心,而且还要把这个职业做得更好,这可能是给我最大的一些改变。

4

我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张明轩,去年在武汉疫情保卫战中,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监护室从事护理工作。我们在这里共同走过了难忘的55天。

回想去年在武汉战斗的那段日子,真的是刻骨铭心。还记得当时我们初到武汉,防护物资不是那么充足,我们为了节约防护物资,穿上防护服,一穿就是6个小时。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还是很难忘。

转眼间已经一年过去了,3月12日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邀请,回到了繁华似锦的武汉,看到了浪漫的樱花。当时这个感觉特别好,非常美,和我们去年在武汉的场景,空无一人的马路,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了现在的武汉已经车水马龙,想到曾经我也为这里作出了一份贡献,感觉非常自豪,也非常高兴。我也登上了黄鹤楼,欣赏了武汉的夜景,也吃了好吃的热干面,真的非常开心。

在这一年里我感觉我已经成长了,不再是毛毛躁躁的“90后”小伙,变得更加稳重,在工作中也承担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从一名临床医务人员到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团队,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名急救护士,不忘当初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尽最大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5

我是吉林省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赵一波。2020年1月26日,我随吉林省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135名医护人员,在武汉市蔡甸区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区分院12楼东区重症医学病房并肩作战62天。

如今,荏苒时光又带走了一年的岁月,我始终难以忘怀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也正是因为那段经历,使我懂得了没有实力的热血只能是忙里添乱,没有踏实肯干只会投机取巧最终一定是南辕北辙,没有亲情就不会让人有牵挂,没有正确目标的努力最终还是一盘散沙。

如今,马上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用深厚扎实的医学知识,为家人提供更好的庇护,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6

我是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师张楠,去年参与援助武汉抗击疫情,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重症病区进行了为期52天的对口支援并在武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火线入党。在武汉的52天里,我见到了生命的两面性,脆弱与坚韧往往一体共存,看到在死亡线上挣扎却又坚强的一群人,逆境中的人们总是充满着力量,也是他们让我在武汉的日子里清楚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我本就是急诊医学科的护士,在回来后我申请参加120院前急救,我希望能用我的所学,为每一个患者的120绿色通道略尽绵薄之力。后来我还有幸参与到核酸采集和疫苗接种的工作中,让我仍然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来我还会奋斗在一线工作,为每一个因疾病困扰的患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可以说,病毒是“出卷人”,我们都是“答卷人”。这场疫情防控的“大考”,也让我们都更加清晰触摸到了中国精神,我们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岗位守得住、困难顶得住、重活扛得起,直到赢得最后的胜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