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民间艺人在清江之畔表演《龙船调》。(资料图片)
坐“彩龙船”表演的艺人。(本报恩施图片库 陈小林 摄)
□ 田赤
古代的恩施地区,战乱频繁,瘟疫为害甚烈。《恩施县志》载:恩施县,嘉庆二十四年大疫。清光绪版《利川县志》记载,道光十二年饥疫。清同治版《利川县志》载:同治初年,天灾流行,人多死于疫。因此,古人十分重视疫情防治,方法之一就是正月驱疫。
清同治版《利川县志》记载:“上九夜,龙灯、狮灯索室驱疫,灯火、花爆相竞。”同治版《增修施南府志》记载:“上九后,乡城有龙灯戏,杂以狮、象、麟、鱼,竞出驱疫。”可见,恩施土家族地区早期的玩灯,事实上是环绕某一区域的傩事活动,巫师沿途主持法事,打鬼驱疫,龙灯、狮灯就是他的法器和部队。
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土家族地区玩灯的习俗未改。正月玩灯,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蚌壳灯、地龙灯、花灯、彩龙船,灯歌由此大兴。正如同治版《咸丰县志》记载:“上九后,乡城有龙灯戏,杂以纸制狮子戏,及纸糊龙船、车子等戏,沿门歌舞。”目前,利川传统灯歌仍保留下近百首,《龙船调》就是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古代医学不发达,古人普遍认为“疫”来自鬼怪,为疫疬之鬼,可用爆竹、鼓乐、火光驱逐之。“龙灯”驱疫,带着强烈的巫术性质。当然,其中也有朴素的经验总结,比如熊熊火光提升了温度,驱除潮湿,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毒的传播。
每年四月之后天气渐热,长江中下游更是进入潮湿闷热的梅雨季节。因此,四至六月也是中国人重点防控疫病的日子。
清明节全家人外出踏青游玩,呼吸新鲜空气;端午节喝雄黄酒,并以草蒲叶作剑,与艾叶等并扎悬于门首;六月六日,晒衣服、书、画……这些活动都带有驱疫的意味。
尤其是端午节更是一个全民防疫的公共卫生节和医药保健节。端午插艾条、燃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艾叶和菖蒲有着驱邪解毒的功能,雄黄则有驱杀蛇虫及解毒的作用。
端午节最热闹且最具特色的活动当数龙舟竞渡。龙舟的原始角色是“遣灾送瘟舟”。《古今图书集成》所引《武陵竞渡略》记载:古代龙舟竞渡完毕,就举行禳灾仪式,具牲酒,烧黄纸钱,诅咒驱赶瘟神,称之为“送标”;然后悄悄将龙舟拖至高处,搭阁苫盖,等待第二年再用。
可见,龙舟竞渡本质是去邪祟、送瘟神,后来才逐渐娱乐化,乃至于“娱乐至死”,变成一种水上体育运动。
说到这里,不由联想到:端午节时的龙舟竞渡,有龙舟出场;正月玩龙灯时,有彩龙船开道。而彩龙船显然是从水上龙舟演化而成,其驱瘟疫、送瘟神的功能一脉相承。
这大约是历史留下来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可以一窥古代驱疫仪式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