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秦卫飞 牟联文
利川红走进北京地铁 张索 摄
“北京地铁那一抹‘利川红’,养眼更养身呀!”10月9日,利川籍68岁的书法家雷显平发现家乡名茶广告惊艳首都地铁,随即拍图发在朋友圈为家乡“圈粉”。
前不久,在央企中国国新控股公司帮扶下,利川市飞强茶业公司在北京西二环新华1949文化金融产业园建成了170平米品牌形象标杆店。国庆中秋双节刚过,在北京地铁1、2、6、10等多条日乘客量超百万人次的线路上,飞强公司便投放50辆总价值为1500万元的车门广告。首都地铁线上飘起的一抹“利川红”,成为宣传利川、推介利川新名片。
绿色产业再升级 生态有机路更宽
2019年4月,“利川红”茶叶大会在毛坝五二村举行 牟联文 摄
茶乡烟雨,薄雾袅袅。
10月16日,在利川市毛坝镇五二村的茶园里,三三两两的村民冒雨挖兜垄土,忙着改造老茶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毛坝镇确立了“绿色发展,以茶兴镇”的致富目标,以茶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蓬勃兴起,“十任书记接力种茶30年”被传为佳话。目前,该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茶乡。
“利川红”又称为利川工夫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咸丰甲寅年高炳山、光绪丙子年林紫宸等广东茶商便开始到利川、鹤峰等地采制红茶,经渔洋关出口,洋人称尚品。自此,利川红也得以飞速发展,主销俄罗斯及东西欧、西北非市场,尤以优质、安全品质享誉各国。
然而,村村有茶园,组组有茶场,户户都种茶,曾一度导致茶园管理粗放、经营散乱无序、生产技术落后。一些茶农为了追求高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毛坝茶低品质、无特色现象。
“有大规模的茶产业,却没有做出大市场、创出好效益。怎么让绿色产业有更大升级空间?生态有机发展是必由之路。”毛坝茶叶出口欧盟遭遇退货的“滑铁卢”之后,大家痛定思痛,战胜了观念问题、交通问题、能源问题、管理问题、标准问题、农残问题、收购问题等系列困难。
经过当地茶人的努力,而今“利川红”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细紧,平伏匀称,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滋味甜醇滑爽,叶底嫩匀带芽,其上品茶汤温度低于10摄氏度后有明显的“冷后浑”现象。
2018年4月28日,“利川红”成为武汉国事活动茶叙用茶,2019年,在第三届中国杭州茶博会上,“利川红”被列为中国六大类茶中红茶类唯一品鉴用茶,成功跻身中国红茶领域第一方阵。今年9月“利川红”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
2018年6月30日,中共利川市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利川市委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利川红”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全市抓住“利川红”成为国事活动茶叙用茶和中国特色农产品恩施硒茶优势区创建重大机遇,坚持“品牌引领、抱团发展”思路,深入推进生态化种植、清洁化加工、品牌化营销、融合化发展,做响品牌、做强企业、做活市场,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利川由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跨越。
利川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茶产业已经成为该市20万茶农脱贫致富支柱产业。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全市8个宜茶乡镇20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约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30%,人平增收1333元。其中,贫困户7024户21079人发展茶叶13811亩,人平增收1600元以上。截至2019年底,利川已拥有生态茶园26.1万亩。
产业的兴旺,催生了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全市共有茶叶企业192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其中,红茶加工企业138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5个,家庭农场54个,协会3个;外贸出口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全市现有茶产业加工技术人员5000人,茶艺师239人,评茶员92人。今年,茶企奋力开展复工复产,夺得疫后重振的胜利,茶叶产量不降反升,实现产值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近一个百分点。
茶旅融合走新路 绿水青山多回报
利川红茶叶基地云雾缭绕 陈小林 摄
“水映荷蓬莲底净,茶栽毛坝带根香。不惜跋涉三千里,来轼仙乡七碗汤。”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土木工程专家张良皋教授考察毛坝后欣然题诗赞美利川红茶的主产区——毛坝茶乡。
濛濛秋雨中,徜徉在毛坝镇兰田村的青山绿水间,那点缀在茶园、山坳、河边的栋栋土家木质吊脚楼里,不时袅起令人神往的炊烟。近年来,村民将这些特色民居改造成民宿,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新产业。
“悠哉岁月,静好兰田”的大秧田民宿,是游客寻觅乡愁,感受大自然馈赠的处所。在这里入住的游客不仅可以游览山野风光,还可以到茶园中采茶、制茶,并将亲手制作的成品茶带回家分享,独特的乡野体验让游客们对“大秧田”趋之若鹜。
兰田村是利川最早一批打造民宿的村落,为发展特色民宿,该村大力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分两批次投入280万元,对民宿房间、卫生间、厨房改造等进行补贴;为方便游客晚上散步,还在公路两旁安装了200余盏路灯;打造立体民宿,鼓励村民在河流沿岸,中层、高层分层次开办民宿,形成独特的兰田风光。
联心村位于毛坝镇大茅坡云海景观核心区,利咸路穿村而过,便利的交通,使每年慕名到此看云海的游客络绎不绝。
2014年,6组村民陈永选看准商机,联合2名村民,办起了大茅坡避暑山庄,接纳前来避暑赏景的游客,生意异常火爆。虽受疫情影响,今年双节长假过后,山庄歇业,他按排老婆和其他合伙人前往海南旅游,自己则在家组织工人对民宿进行改造升级,准备来年再大干一场。
经过长达3年的改造,3组村民吴宗茂的平房变成具有土家吊脚楼特色的民宿,登上他家那古色古香的纳伦琼楼品茶远眺,群山叠嶂,云蒸霞蔚,大有“云海一壶茶,细酌心致远”的超然之感。
“来住过的客人各不愿走了!”国庆期间纳伦琼楼开业,接待游客100余人,女主人谭菊梅兴奋的说。前几年,一双儿女相继工作成家,老两口便结束长期在漂泊外打工的日子,回到村里,用积蓄新建起一栋三层楼的平房,还发展了几亩茶。3年前,在潜江当教师的儿子儿媳提议把平房改造成民宿,先后投入100万元,于今年国庆前终于完成改造。
在只有200多户的联心村,已有民宿20多家,可为村民带来200余万的现金收入。
好山好水出好茶。品一杯好茶,其实是品茶里的青山绿水;品一杯好茶,更是品茶里留下的种茶人的一片赤心。而今,茶园托起的生态家园,犹如镶嵌在崇山峻岭的颗颗明珠,把利川山乡装扮得分外妖娆多姿。
茶色生香添新韵 文化滋养润底色
毛坝镇五二村村支部书记王淳赴萧山挂职学习半年后,开了眼界,活了脑子。回村后,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决心把村里的茶园打造成景区。
改造老茶园、整治河道建起垂钓区、再造一座风雨桥、新修茶园游步道、观光台……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文化底蕴丰厚,民风纯,民俗炫,谋划中的商业街区、美食店铺、民俗体验馆、茶文化展演区……已在王淳心中绘就。
步入位于利川城区清江河畔的利川红茶制作技艺主题展示馆,感觉穿越了时空,恍惚间似回到从前。172块历代书法家书写的“茶”字组成的主题形象展示,代表了利川红172年的发展历程;木质吊脚楼围成农家小院里,萎凋架上摆放几个簸箕,几名工人在作坊手工里揉捻新茶。“品一碗新茶,吼一嗓山歌。”形式所致,工人唱起了茶歌……
“没有产业做不强,没有文化做不长。”利川市茶叶协会秘书长何泽勋深有感触。
大茅坡云海 牟联池 摄
利川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利川灯歌、肉连响等一大批享誉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挖掘茶文化内涵,将茶区进行有机的选择和组合,建立富有特色的“利川茶文化之旅”旅游线路或目的地,并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参观茶园、采茶、制茶、学习茶道、茶艺等,了解当地茶历史、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唱茶山民歌、听茶戏等,体会利川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旅融合迈出新步伐,以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体,集观光、休闲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路子方兴未艾。目前,利川集中优势区域规模打造的四个茶文化休闲游特色线路呼之欲出:
——毛坝星斗山谷地茶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以“利川红第一村”为核心的4A级景区。借助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大茅坡茶山云海、夹壁美丽乡村、红军纪念广场、新河村歌海、五二村诗歌楹联文化、坝漆原生境、红茶城、田坝龙孔地方特色民居、大石板亲水游、楠木村奇景家庭农场、利川红第一村、仙人山峡谷及竹海、三县场森林风光、清水猫湾茶海等为点,以环山公路为纽带,打造洗心休闲游之旅。
沙溪鸳鸯峡风光 陈小林 摄
——沙溪张高寨特色民俗文化村为核心茶文化旅游线路。以纳水村古村落、牟家寨自然风光、荷花村特色民居、张高寨民俗文化、古盐道、群英洞、鸳鸯峡风光、新庄村和岸坎村自然风光、龙桥电站大坝等为重点,打造革心休闲游之旅。
——忠路龙渠印象休闲旅游线路。以马前特色民居、凉风垭自然山水风光、公母寨、老屋基文化老街、郁江河漂流、三元堂道教圣地、主坝村农业观光园、茶博园、龙渠印象广场、后江河温泉、花炮产业园、胡家塘古茶树群落、雾洞茶原产地景区、杨家坡有机茶山等为重点,打造净心休闲游之旅。
——文斗郁江画廊休闲体验旅游线路以清江源自然风光、小河水杉植物园、小河林木苗圃、十字路革命根据地遗址、郁江两岸生态茶园景观、五里峡风光、长顺电站库区风光、毛滩河峡谷风光、天湖度假区为重点,打造温心休闲之旅。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利川正奋力书写茶旅融合新篇章。